毛竹林地覆盖烟草秸秆分解层微生物特征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秸秆中的综合利用 | 第11-15页 |
·饲料 | 第12-13页 |
·微生物处理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质 | 第13-14页 |
·秸秆发酵生产沼气 | 第14页 |
·微生物贮存法 | 第14-15页 |
·秸秆的微生物培养鉴定及微生物降解 | 第15-17页 |
·秸秆的微生物培养鉴定 | 第15页 |
·秸秆的微生物降解 | 第15-17页 |
·秸秆覆盖技术 | 第17-22页 |
·秸秆覆盖技术概念 | 第17-18页 |
·秸秆覆盖技术作用 | 第18-20页 |
·秸秆覆盖层的微生物腐解 | 第20-22页 |
·秸秆覆盖层的微生物生物量 | 第22-23页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秸秆覆盖层的微生物生物量 | 第23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研究区概况和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25-30页 |
·秸秆样品取样及处理 | 第25页 |
·秸秆分解层pH的测定 | 第25页 |
·总有机碳的测定 | 第25页 |
·秸秆分解层微生物区系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真菌菌株鉴定及秸秆分解率测定 | 第26页 |
·秸秆分解层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0-65页 |
·不同处理分解层在不同季节的pH值 | 第30-31页 |
·秸秆覆盖分解层的微生物区系及微生物多样性特征 | 第31-41页 |
·不同季节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比较 | 第32-36页 |
·不同处理分解层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的比较 | 第36-41页 |
·秸秆分解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研究 | 第41-58页 |
·不同季节微生物生物量的比较 | 第42-49页 |
·不同处理分解层微生物生物量的比较 | 第49-58页 |
·不同处理分解层微生物生物量比率变化 | 第58-59页 |
·真菌的纯化鉴定及真菌菌株的秸秆分解率 | 第59-65页 |
·真菌各菌属的菌株及显微镜鉴定图片 | 第60-64页 |
·真菌菌株的秸秆分解率 | 第64-65页 |
4.结论与讨论 | 第65-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67页 |
·问题探讨与前景展望 | 第67-69页 |
·问题探讨 | 第67页 |
·前景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