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定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结构安排第11-13页
   ·理论依据第13-15页
     ·绝对优势理论第13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13-14页
     ·要素禀赋论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16页
     ·关于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问题第15-16页
     ·关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战略定位问题第16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状况及比较优势分析第18-23页
   ·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第18-20页
     ·制造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部门第18页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第18-19页
     ·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19页
     ·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外汇收入第19-20页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状况第20页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比较优势分析第20-23页
     ·劳动力资源优势第20-21页
     ·劳动力成本优势第21页
     ·劳动力生产率优势第21-23页
第三章 由“民工荒”引发的对比较优势的质疑与影响第23-32页
   ·“民工荒”现象蔓延第23页
   ·由“民工荒”引发的对比较优势的质疑第23-26页
     ·“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第24-25页
     ·“刘易斯拐点”已经临近第25-26页
   ·“民工荒”意味着劳动成本上升第26-28页
     ·提高工资待遇推动成本上升第26页
     ·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权益推动成本上升第26-27页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的转变推动成本上升第27页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的分流拉动成本上升第27-28页
     ·国家支农政策推动成本上升第28页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削弱第28-30页
     ·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渐削弱第28-29页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第29-30页
   ·劳动力比较优势弱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第30-32页
     ·影响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的能力第30页
     ·导致我国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第30页
     ·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第30-32页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及依据第32-41页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第32-34页
     ·国际分工的新特点第32页
     ·世界制造中心的标准及演变第32-33页
       ·世界制造中心的标准第32-33页
       ·世界制造中心的演变第33页
     ·中国继续发挥世界制造中心的作用第33-34页
   ·中国继续扮演世界制造中心角色的依据第34-41页
     ·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第34-36页
       ·城市化水平低,仍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34-35页
       ·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自由流动第35页
       ·存在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第35-36页
       ·劳动力优势的消失是渐进的过程第36页
       ·劳动力素质逐渐提高第36页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长期存在的实证分析第36-41页
       ·劳动力需求状况预测第37-39页
       ·劳动力供给状况预测第39-40页
       ·2009-2020年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状况对比第40-41页
第五章 中国继续发挥全球制造业中心作用的对策建议第41-45页
   ·继续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维持劳动力优势第41页
   ·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制造业发展集聚创新力量第41-42页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42页
   ·强化品牌建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培育品牌优势第42-43页
   ·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W企业员工培训模式优化研究
下一篇:复杂二次资源物料中钌的富集方法及ICP-AES测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