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Mg2Si∕Si混合颗粒增强过共晶铝硅合金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离心铸造活塞成形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引言 | 第9页 |
·原位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概述 | 第9-14页 |
·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原理 | 第9-10页 |
·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0-12页 |
·自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 第12-14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概述 | 第14-19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组织特点 | 第15-16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16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物理性能 | 第16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耐磨性 | 第16-17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变质处理 | 第17-18页 |
·铝合金熔炼中的杂质及熔体净化 | 第18-19页 |
·常用熔体净化方法 | 第19页 |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概述 | 第19-24页 |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原理 | 第20-21页 |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21页 |
·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1-23页 |
·离心铸造梯度功能复合材料工艺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内容 | 第24-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实验设备 | 第27页 |
·模具设计 | 第27-29页 |
·模具设计 | 第27-28页 |
·铸型涂料的选用 | 第28页 |
·砂芯的设计与制造 | 第28-29页 |
·浇注工具的设计 | 第29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9-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变质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增强相的选择 | 第32页 |
·精炼剂的选择 | 第32-33页 |
·过共晶铝硅合金复合材料熔体的制备工艺过程 | 第33页 |
·活塞零件的离心铸造工艺过程 | 第33-35页 |
·离心转速的确定 | 第33-34页 |
·离心机旋转工艺曲线 | 第34页 |
·制备活塞的工艺过程 | 第34-35页 |
·活塞零件试样热处理工艺 | 第35-36页 |
·活塞零件的组织性能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组织性能试样的解剖方法 | 第36页 |
·硬度的测试方法 | 第36页 |
·耐磨性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64页 |
·获得的铸件的形貌 | 第38页 |
·零件宏观组织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离心转速对宏观组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宏观组织的影响 | 第41-42页 |
·零件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 | 第42-48页 |
·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加入合金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8页 |
·零件的硬度的变化规律 | 第48-56页 |
·零件铸态和热处理态硬度对比 | 第48-54页 |
·加入合金对零件硬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零件硬度的影响 | 第56页 |
·零件的耐磨性能的变化规律 | 第56-64页 |
·零件铸态和热处理态耐磨性对比 | 第56-61页 |
·加入合金对耐磨性的影响 | 第61-63页 |
·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A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
B 零件硬度的原始数据 | 第72-73页 |
C 零件耐磨性的原始数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