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影响立体图像舒适度的特征参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立体图像舒适度评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8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论文结构第8-10页
     ·本文主要贡献第8-9页
     ·论文结构第9-10页
第二章 人眼视觉特性和立体成像技术第10-26页
   ·人眼生理结构第10-11页
   ·主视眼与辅视眼第11-12页
     ·主辅眼测定方法第11-12页
     ·主辅眼特性第12页
   ·亮度视觉特性第12-15页
     ·明亮度适应第12-13页
     ·亮度幅度非线性第13页
     ·视觉惰性第13-15页
   ·颜色视觉特性第15-17页
     ·颜色三维性第15页
     ·色度分辨力第15-16页
     ·色对比与色适应第16-17页
   ·立体视觉特性第17-19页
     ·生理立体视觉第17-18页
     ·心理立体视觉第18-19页
   ·立体视觉舒适度第19-22页
     ·调节与会聚第19-20页
     ·双眼单视与Panum 舒适融像区第20-21页
     ·双眼竞争第21-22页
   ·立体成像原理和显示技术第22-25页
     ·立体成像原理第22-23页
     ·立体图像显示技术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立体图像舒适度主观评价准则第26-40页
   ·逐级步长逼近法第26-29页
     ·主观评价方法第26-27页
     ·极限法改进第27-29页
   ·主观评价指标第29-33页
     ·颜色模型第29-32页
     ·指标提取第32-33页
   ·主观评价实验第33-39页
     ·基本过程第33-34页
     ·实验设备第34-35页
     ·实验环境第35-37页
     ·被试者第37页
     ·素材选取第37-38页
     ·实验准备与实验实施第38-39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立体图像舒适亮度研究第40-52页
   ·实验方法第40-46页
     ·实验素材第40-41页
     ·三级步长逼近法第41-44页
     ·实验过程第44-46页
   ·实验结论和分析第46-50页
   ·实验结论普适性验证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立体图像舒适色度研究第52-64页
   ·实验方法第52-58页
     ·实验素材第52-53页
     ·三级步长逼近法第53-56页
     ·实验过程第56-58页
   ·实验结论和分析第58-62页
   ·实验结论普适性验证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4-65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69-7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序列电子稳像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铁路货运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