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林语堂英文文学创作在美国大获成功的接受背景 | 第8-15页 |
·东方的诗意:疗治西方现代文明缺陷的药方 | 第8-12页 |
·光荣的盟国: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第12-15页 |
2 林语堂建构的“中国”话语 | 第15-24页 |
·游戏三昧:儒、道、佛 | 第16-18页 |
·与尘世结不解缘:“人文主义”的思想坐标 | 第18-21页 |
·“中国”话语的核心:东西融合的“人文主义”乌托邦 | 第21-24页 |
3 制造东方的过程与策略 | 第24-34页 |
·文化共谋:赛珍珠与林语堂 | 第24-28页 |
·林语堂的自我形象塑造 | 第28-34页 |
4 美国读者对林语堂英文创作的接受 | 第34-41页 |
·一片喝彩:林语堂在美国的影响 | 第34-38页 |
·“纸面上的中国”:畅销背后的代价 | 第38-41页 |
5 结语:“中国”语义的多种发展可能性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