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1-14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特点 | 第11-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 第13-14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 | 第14-16页 |
| ·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 ·负极材料 | 第15页 |
| ·电解质材料 | 第15-16页 |
| ·铁系正极材料 | 第16-21页 |
| ·LiFePO_4的结构 | 第16-17页 |
| ·LiFePO_4的充放电模型 | 第17-18页 |
| ·LiFePO_4的合成方法简介 | 第18-19页 |
| ·LiFePO_4的表面包覆改性研究 | 第19-20页 |
| ·LiFePO_4的金属掺杂改性研究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材料的分析测试手段 | 第24-26页 |
| ·XRD分析 | 第24-25页 |
| ·SEM形貌分析 | 第25页 |
| ·振实密度测试 | 第25-26页 |
| ·电池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33页 |
| ·电池正极的制备工艺及电池的组装 | 第26页 |
|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9-31页 |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31-33页 |
| 第3章 制备工艺对LiFePO_4/C材料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 ·实验室阶段球磨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 | 第33-34页 |
| ·实验室阶段球磨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_4/C材料的工艺优化 | 第34-40页 |
| ·材料焙烧温度的优化 | 第34-36页 |
| ·材料焙烧时间的优化 | 第36-38页 |
| ·合成材料的蔗糖掺杂量的优化 | 第38-40页 |
| ·合成样品的表征 | 第40-41页 |
| ·合成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XRD分析 | 第40-41页 |
| ·合成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的SEM分析 | 第41页 |
| ·合成材料的振实密度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磷酸亚铁锂的掺杂改性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43-70页 |
| ·中试阶段球磨高温固相法合成样品 | 第43-44页 |
| ·合成样品的表征 | 第44-51页 |
| ·合成样品的XRD分析 | 第44-47页 |
| ·合成样品的SEM观察 | 第47-51页 |
| ·金属掺杂合成样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51-67页 |
| ·不同金属掺杂合成样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51-53页 |
| ·不同焙烧温度合成样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53-59页 |
| ·不同锂盐原料合成样品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 ·焙烧方式对合成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 ·焙烧前的压片处理对合成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 ·焙烧后的过筛处理对合成样品的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合成材料的振实密度研究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金属掺杂合成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0-80页 |
| ·循环伏安测试行为研究 | 第70-76页 |
|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76-78页 |
| ·等效电路 | 第76-77页 |
| ·合成样品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