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叶轮机械中的二次流损失 | 第10-15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叶轮机械中对二次流研究的发展过程 | 第11-15页 |
| ·提高叶轮机械效率的有效措施 | 第15-23页 |
| ·改变通流部分几何形状 | 第15-17页 |
| ·叶片的弯、扭、掠 | 第17-18页 |
| ·叶片的修型 | 第18-19页 |
| ·新型叶片 | 第19-20页 |
| ·改善作功量的分布 | 第20页 |
| ·附面层控制法 | 第20-2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NUMECA软件简介 | 第25-26页 |
| ·数值方法 | 第26-32页 |
| ·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 ·湍流模型 | 第27-29页 |
| ·计算网格 | 第29-31页 |
| ·求解器 | 第31页 |
|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 ·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31页 |
|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 | 第31页 |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 ·动静交界面处理 | 第32页 |
| ·计算结果后处理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静叶顶部压力面到吸力面开槽对叶栅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34-5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模型建立及网格处理 | 第34-37页 |
| ·模型建立 | 第34页 |
| ·网格处理 | 第34-37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52页 |
| ·开槽前后总体参数对比 | 第38页 |
| ·三维流场分析 | 第38-46页 |
| ·速度矢量及马赫数分布 | 第38-41页 |
| ·端壁流线图及静叶栅的极限流线 | 第41-44页 |
| ·槽内流动分析 | 第44-46页 |
| ·型面静压分布 | 第46-47页 |
| ·总压损失分布 | 第47-50页 |
| ·开槽对动静匹配的影响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4章 静叶顶部吸力面上弦向开槽对叶栅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54-69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模型建立及网格处理 | 第54-55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67页 |
| ·开槽前后总体参数对比 | 第57页 |
| ·三维流场分析 | 第57-64页 |
| ·速度矢量及马赫数分布 | 第57-60页 |
| ·端壁流线图及静叶栅的极限流线 | 第60-62页 |
| ·槽内流动分析 | 第62-64页 |
| ·型面静压分布 | 第64-65页 |
| ·总压损失分布 | 第65-66页 |
| ·开槽对动静匹配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