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9页 |
| 第1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起源及职责分析 | 第9-16页 |
|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起源 | 第9-11页 |
| ·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分析 | 第11-16页 |
| 第2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概述 | 第16-29页 |
| ·绩效考核的概念 | 第16页 |
| ·绩效考核的目的、意义 | 第16-19页 |
| ·考核评估是明晰职责的重要手段 | 第17页 |
| ·考核评估是增强责任心的重要推力 | 第17页 |
| ·考核评估是优化队伍的重要保证 | 第17-18页 |
| ·考核评估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杠杆 | 第18页 |
| ·考核评估是升降奖罚的重要依据 | 第18-19页 |
| ·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9-22页 |
| ·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20页 |
| ·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 第20页 |
|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 第20-21页 |
| ·自我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 第21页 |
| ·公平公正原则 | 第21-22页 |
| ·考核结果与奖罚挂钩的原则 | 第22页 |
| ·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特点 | 第22-24页 |
|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 ·工作内容的繁琐性 | 第23页 |
| ·工作时间的非固定性 | 第23-24页 |
| ·工作价值的无限性 | 第24页 |
| ·工作效果滞后性 | 第24页 |
| ·我国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24-26页 |
| ·操作性不强 | 第25页 |
| ·系统性不够 | 第25-26页 |
| ·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 第26页 |
| ·主、客观因素制约绩效考评结果的合理运用 | 第26页 |
| ·辅导员工作考评的难点 | 第26-29页 |
|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工作考核内容体系 | 第27页 |
| ·如何处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关系 | 第27页 |
|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操作体系 | 第27-29页 |
| 第3章 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46页 |
| ·辅导员绩效考核内容指标体系 | 第29-40页 |
| ·带班效果 | 第29-32页 |
| ·履行职责情况 | 第32-37页 |
| ·民意测验 | 第37-38页 |
| ·工作述职考核 | 第38页 |
| ·考核内容指标相互关系 | 第38-40页 |
| ·操作体系构建 | 第40-44页 |
| ·设立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小组 | 第40-41页 |
| ·学生民意测验操作程序 | 第41页 |
| ·履行职责量化考核操作程序 | 第41页 |
| ·辅导员自我述职 | 第41页 |
| ·考核结果的运用 | 第41-44页 |
| ·考核评估体系的创新 | 第44-46页 |
| ·内容较全面、合理 | 第44页 |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第44页 |
|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 第44-45页 |
| ·操作简便、严密,易于实施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附录 | 第49-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