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及化瘀平喘方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缩写词汇第8-9页
摘要第9-12页
Astract第12-17页
引言第17-19页
第一部分 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第19-28页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第19-21页
        1 样本选择第19页
            1.1 样本来源第19页
            1.2 样本量计算第19页
            1.3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第19页
            1.4 纳入标准第19页
            1.5 排除标准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1 调查方法第19-20页
            2.2 观察内容第20页
        3 统计方法第20页
        4 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二、研究结果第21-28页
        1 一般资料第21页
        2 哮喘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第21-24页
            2.1 两组生长发育差异比较第21页
            2.2 两组出生情况、喂养方式差异比较第21-22页
            2.3 两组个人及家族过敏情况差异比较第22-23页
            2.4 病例组个人及家族过敏情况分布比较第23页
            2.5 两组室内环境因素差异比较第23-24页
            2.6 哮喘发病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第24页
        3 哮喘发作及加重时间分析结果第24-28页
            3.1 随访55名哮喘患儿月发作分布情况第24-25页
            3.2 随访55名哮喘患儿日发作分布情况第25-26页
            3.3 圆分布统计分析哮喘发病时间结果第26-28页
第二部分 化瘀平喘方治疗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第28-34页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第28-30页
        1 病例选择第28-29页
            1.1 病例来源第28页
            1.2 样本量的计算第28页
            1.3 西医诊断标准第28页
            1.4 中医诊断标准第28页
            1.5 纳入标准第28页
            1.6 排除标准第28-29页
            1.7 剔除及脱落标准第29页
        2 研究方式第29-30页
            2.1 分组方法及给药方法第29页
            2.2 观察指标第29-30页
                2.2.1 实验室指标第29页
                2.2.2 临床疗效第29-30页
        3 统计方法第30页
        4 技术路线第30页
    二、研究结果第30-34页
        1 一般资料第30页
        2 对中医证候主症积分的影响第30-31页
        3 对中医证候次症积分的影响第31-32页
        4 对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第32-33页
        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33-34页
讨论第34-48页
    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现状第34页
    2 哮喘的发病机制第34-35页
    3 哮喘的危险因素第35-36页
    4 中医古代文献对于小儿哮喘的论述第36-37页
    5 哮喘发病规律与时间医学第37-38页
    6 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讨论第38-41页
        6.1 哮喘与年龄、性别第38-39页
        6.2 哮喘与生长发育第39页
        6.3 哮喘与出生情况、喂养方式第39-40页
        6.4 哮喘与过敏第40-41页
        6.5 哮喘与室内环境第41页
    7 哮喘发作及加重时间规律讨论第41-44页
        7.1 季节与哮喘发作的关系第41-43页
        7.2 昼夜与哮喘发作的关系第43-44页
    8 化瘀平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结果讨论第44-46页
        8.1 化瘀平喘方对中医证候的影响第44-45页
        8.2 化瘀平喘方对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影响第45-46页
    9 “瘀血致哮”的病因病机第46-47页
    10 徐氏儿科应用化瘀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经验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展望与问题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从中医体质学说论儿童哮喘的防治第56-62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4页
附录三 参加学术会议第64-65页
附录四 问卷调查表第65-70页
附录五 病例观察表第70-76页
附录六 哮喘中西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第76-77页
附录七 随机数字表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异病同治运用中医温通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研究
下一篇:柴胡疏肝散合丹参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