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驯化和适应:线粒体基因组证据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3页 |
| ·驯化 | 第11-15页 |
| ·驯化的定义 | 第11页 |
| ·驯化动物的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 ·动物驯化研究的历史 | 第12-15页 |
| ·线粒体的进化 | 第15-20页 |
| ·线粒体简介 | 第15-16页 |
| ·线粒体在进化生物学中应用的优势 | 第16-18页 |
| ·选择对线粒体的作用 | 第18-20页 |
| ·牦牛概况及其驯化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牦牛谱系地理学研究 | 第23-49页 |
| ·前言 | 第23-2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4-33页 |
| ·样品采集 | 第24-27页 |
| ·DNA提取、扩增以及测序 | 第27-31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1-32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2页 |
| ·分化时间估算 | 第32-33页 |
| ·结果 | 第33-45页 |
| ·线粒体D-loop序列 | 第33-43页 |
| ·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9页 |
| ·牦牛的谱系地理结构 | 第45-46页 |
| ·牦牛中高度分化遗传分支的产生 | 第46-49页 |
| 第三章 驯化对家养牦牛线粒体基因组的影响 | 第49-63页 |
| ·前言 | 第49-5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6页 |
| ·序列收集以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50-52页 |
| ·d_N/d_S分析 | 第52-55页 |
| ·去除基因流后的d_N/d_S分析 | 第55页 |
| ·祖先分支构建以及氨基酸变异分析 | 第55-56页 |
| ·结果 | 第56-60页 |
| ·家养牦牛分支d_N/d_S值增加 | 第56-57页 |
| ·d_N/d_S重新分析 | 第57-60页 |
| ·氨基酸变异 | 第60页 |
| ·讨论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牦牛线粒体基因组高海拔适应的证据 | 第63-71页 |
| ·前言 | 第6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4页 |
| ·序列收集以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63-64页 |
| ·d_N/d_S分析 | 第64页 |
| ·氨基酸变异分析 | 第64页 |
| ·结果 | 第64-69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64-66页 |
| ·d_N/d_S分析 | 第66-68页 |
| ·氨基酸变异分析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