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药对甘草—麻黄、桂枝—羌活和防风—羌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页
   ·药对第10-14页
     ·概述第10页
     ·药对的组成规律第10-12页
     ·药对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2-13页
     ·药对配伍规律研究的重要性第13-14页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4-17页
     ·现代分析技术发展第14-15页
     ·化学计量学的应用第15-17页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及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GC-MS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桂枝-羌活、防风-羌活挥发性成分第18-67页
   ·概述第18-24页
     ·解表中药第18页
     ·挥发油第18页
     ·桂枝第18-19页
     ·羌活第19-20页
     ·桂枝-羌活配伍第20页
     ·防风第20-21页
     ·防风-羌活配伍第21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第21页
     ·直观推倒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概论第21-23页
     ·交互移动窗口因子分析(AMWFA)法概论第23-24页
   ·实验第24-25页
     ·样品来源第24页
     ·仪器与试剂第24页
     ·挥发油提取第24-25页
     ·测定条件第25页
     ·数据分析第25页
   ·定性分析第25-56页
     ·各样品的挥发油总离子流图第25-28页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解析重叠峰第28-42页
     ·交互移动窗口因子分析(AMWFA)法分析共有组分第42-56页
   ·定量分析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6页
     ·定性定量结果第56-62页
     ·药对与其组成单味药挥发油成分对比分析第62-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三章 HPLC-DAD技术分析甘草-麻黄水煎液成分第67-81页
   ·概述第67-70页
     ·甘草第67-68页
     ·甘草酸(甘草酸单胺盐)第68页
     ·麻黄第68-69页
     ·麻黄碱(盐酸麻黄碱)第69页
     ·甘草-麻黄配伍第69-70页
   ·实验条件第70-72页
     ·样品来源第70页
     ·仪器与药品第70-71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71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71页
     ·色谱条件第71-72页
   ·系统适应性试验第72-73页
     ·提取方法及提取溶剂的选择第72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72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72-73页
   ·液相色谱试验的方法学验证第73-78页
     ·甘草酸单胺盐标准曲线第73页
     ·盐酸麻黄碱标准曲线第73-74页
     ·精密度实验第74页
     ·稳定性试验第74-75页
     ·重现性实验第75-76页
     ·加样回收实验第76-77页
     ·空白实验第77-78页
   ·样品测定第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0页
     ·甘草酸与麻黄碱配伍前后定量对比分析第78-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兖州卷柏成分及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下一篇:兖州卷柏化学成分分离及双黄酮电化学性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