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FEEEP系统分析的延安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0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综述第13-18页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3-16页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第16-18页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区域FEEEP系统分析的科学内涵与相关理论第20-24页
   ·FEEEP系统分析的科学内涵第20-21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第21-24页
第3章 延安市FEEEP系统现状分析第24-30页
   ·研究区概况第24-25页
     ·区位环境第24页
     ·自然环境第24-25页
     ·人文环境第25页
   ·发展背景与发展条件第25-26页
     ·发展背景第25页
     ·发展条件第25-26页
   ·FEEEP子系统现状分析第26-30页
     ·粮食系统(Food)发展现状第26-27页
     ·环境系统(Environment)发展现状第27-28页
     ·能源系统发展现状第28页
     ·经济、人口系统发展现状第28-30页
第4章 FEEEP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分析第30-52页
   ·延安市FEEEP系统协调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第30-45页
     ·FEEEP指标体系构建第30-31页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第31-35页
     ·延安市FEEEP系统灰色关联分析第35-45页
   ·延安市FEEEP复合系统协调度分析第45-52页
     ·区域FEEEP协调度方法概述第45-47页
     ·能源富集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系统综合评价第47-52页
第5章 延安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模式第52-57页
   ·发展思路第52-54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53页
     ·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组合第53-54页
   ·发展模式第54-57页
     ·旅游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第54-55页
     ·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模式第55-57页
第6章 延安市FEEEP系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第57-62页
   ·发展机制第57-59页
     ·生态补偿机制第57-58页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第58页
     ·协同管理机制第58-59页
   ·延安市FEEEP协调发展对策第59-62页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第59页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合理迁移第59-60页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第60页
     ·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第60-61页
     ·综合治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第61-62页
第7章 结语第62-64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2-63页
   ·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第63-64页
     ·创新之处第63页
     ·努力方向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保投资与效益的国际比较研究--兼论完善中国环保投融资机制
下一篇:关中人口城市化与REE协调发展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