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第2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第15-21页
   ·植物新品种及其保护范围第15-18页
     ·植物新品种含义第15-16页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第16-18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模式及其法律价值第18-21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界定第18-19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法律价值第19-21页
第3章 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分析第21-29页
   ·植物新品种单一立法模式第21-22页
     ·专利法保护模式第21页
     ·专门法保护模式第21-22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双轨制模式第22-26页
     ·专门法与专利法叠加保护模式第22-24页
     ·专门法与专利法分立保护模式第24-26页
   ·其他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第26页
   ·小结第26-29页
第4章 国际条约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研究第29-37页
   ·UPOV保护模式下1978文本与1991文本比较研究第29-31页
   ·TRIPS、UPOV模式比较研究第31-33页
   ·TRIPS、CBD模式比较研究第33-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5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依据分析第37-47页
   ·品种权、专利权异同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影响第37-42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实效分析第42-44页
   ·外来物种入侵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影响第44-47页
第6章 现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现状与完善第47-53页
   ·我国现行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现状分析第47-50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完善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问题研究--以成都模式为例
下一篇:地方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法律责任研究--以成都市政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