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的制备及微乳除油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3页 |
·微乳液与常规乳液的比较 | 第7-8页 |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第8-11页 |
·微乳液的表征 | 第11-13页 |
·微乳液法用于制备纳米粒子 | 第13-16页 |
·微乳液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脱脂程度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 第18-21页 |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结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W/O微乳液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 | 第23-38页 |
·仪器、药品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微乳液的制备 | 第24-25页 |
·电导法确定微乳结构及结构转变 | 第25页 |
·最大增溶水量的确定 | 第25页 |
·正丁醇与CTAB质量比对增溶水量的影响 | 第25页 |
·几种不同烷烃形成微乳体系增溶水量的比较 | 第25页 |
·温度、酸度对微乳液稳定性和电导率的影响 | 第25页 |
·盐的浓度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5页 |
·微乳液的表征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SDS-正丁醇-环己烷体系电导率变化 | 第26-28页 |
·NP-正丁醇-环己烷体系电导率变化 | 第28-29页 |
·CTAB作表面活性剂的体系电导率的变化 | 第29-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微乳液除油剂的研究 | 第38-47页 |
·仪器、药品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人工油污的制备 | 第39页 |
·金属试片的制备 | 第39-40页 |
·脱脂率的测定 | 第40页 |
·浊点的侧定 | 第40-41页 |
·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41页 |
·微乳液除油剂配方的确定 | 第41-46页 |
·除油常见物质 | 第41-43页 |
·配方确定 | 第43-45页 |
·温度对除油效率的影响 | 第45页 |
·时间对除油效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微乳液除油剂综合性能的测定 | 第47-53页 |
·仪器、药品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消泡性能试验方法 | 第48页 |
·载污能力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消泡性能结果评定 | 第49-50页 |
·微乳液除油剂的载污能力结果评定 | 第50页 |
·微乳液除油剂在硬水中的稳定性结果评定 | 第50-51页 |
·微乳液除油剂漂洗性能结果评定 | 第51页 |
·微乳液除油剂防腐性能结果评定 | 第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微乳液除油剂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 第53-57页 |
·仪器、药品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配制试剂方法 | 第54-55页 |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