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 | 第9-10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0-28页 |
1 动物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 第10-28页 |
·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细胞系的形成 | 第11-13页 |
·动物细胞体外生长繁殖的条件 | 第13-16页 |
·培养温度 | 第13页 |
·分离方法 | 第13页 |
·培养液的成分 | 第13-15页 |
·接种细胞的密度 | 第15页 |
·培养液的pH | 第15-16页 |
·辐射线 | 第16页 |
·其他 | 第16页 |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应用及研究前景 | 第16-17页 |
·核移植和转基因技术 | 第16页 |
·研究人体组织、器官 | 第16-17页 |
·肿瘤学 | 第17页 |
·疾病诊断 | 第17页 |
2 乳腺细胞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8页 |
·乳腺生物学研究 | 第17-18页 |
·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乳腺上皮细胞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 第21-23页 |
·建立乳腺细胞系的研究 | 第23-26页 |
·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 第24-26页 |
·体外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的鉴定 | 第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 第28-49页 |
实验一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 | 第28-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细胞来源 | 第28页 |
·试剂与器材 | 第28-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培养液的配制 | 第30页 |
·鼠尾胶原的制备与使用 | 第30-31页 |
·常用培养器皿的清洗与消毒 | 第31页 |
·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 | 第31-33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 第32页 |
·细胞传代培养及上皮细胞的纯化 | 第32-33页 |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33-34页 |
·细胞冻存 | 第33页 |
·细胞复苏 | 第33-34页 |
·细胞活力测定 | 第34页 |
·细胞计数 | 第34页 |
·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测定 | 第34-35页 |
·细胞接种存活率计数 | 第34页 |
·不同组分生长因子对传代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第35页 |
·鼠尾胶原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35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原代培养 | 第35-37页 |
·不同细胞培养液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细胞的传代及纯化 | 第37-39页 |
·不同消化酶对细胞贴比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牛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纯化 | 第38页 |
·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点 | 第38-39页 |
·传代细胞培养液的筛选 | 第39页 |
·细胞的冻存与解冻 | 第39-40页 |
·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传代细胞在A3 培养液中的接种存活率 | 第40页 |
·细胞生长曲线 | 第40-41页 |
·胶原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原代培养 | 第41-42页 |
·细胞传代及纯化 | 第42-43页 |
·培养液及生长因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3页 |
4 结论 | 第43-45页 |
实验二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检测 | 第45-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材料 | 第45页 |
·细胞来源 | 第45页 |
·主要试剂与器材 | 第45页 |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6页 |
·细胞培养 | 第45-46页 |
·特异性蛋白的检测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角蛋白-18 的检测 | 第46-47页 |
·Β-酪蛋白的检测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总体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