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CT牙列图像中缺失轮廓线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前言 | 第7页 |
·人体断层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 | 第7-9页 |
·计算机仿真与口腔修复 | 第9-10页 |
·口腔修复学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计算机仿真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 | 第10页 |
·牙齿计算机三维重构的意义 | 第10页 |
·牙齿三维建模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所做的研究内容及组织形式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组织形式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CT技术与计算机医学仿真 | 第15-20页 |
·CT图像的特点 | 第15-16页 |
·CT简介 | 第15页 |
·CT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CT图像与CT值 | 第16页 |
·64层CT技术 | 第16-17页 |
·64层CT技术特点 | 第16页 |
·64层CT的临床应用 | 第16-17页 |
·CT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CT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三维重建 | 第18页 |
·几种常用的三维建模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面绘制的重建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体绘制的重建方法 | 第19页 |
·CT技术对于医学仿真的意义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样条曲线理论基础及应用 | 第20-32页 |
·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简介 | 第20页 |
·曲线插值方法 | 第20-22页 |
·多项式插值与样条插值方法 | 第20-22页 |
·Hermite插值 | 第22页 |
·几何连续性 | 第22-23页 |
·B样条曲线 | 第23-31页 |
·B样条曲线方程 | 第23-24页 |
·B样条的递推定义及其性质 | 第24-25页 |
·定义 | 第24页 |
·性质 | 第24-25页 |
·B样条曲线类型的划分 | 第25-26页 |
·B样条曲线的主要性质 | 第26-28页 |
·反算B样条插值曲线的控制顶点 | 第28-31页 |
·曲线反算的一般过程 | 第28-29页 |
·反算三次B样条插值曲线的控制顶点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灰度构建齿根模型 | 第32-45页 |
·牙齿三维建模在口腔修复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32页 |
·单独构建独立牙齿三维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牙齿CT图像灰度构建齿根模型 | 第33-35页 |
·牙齿的分类及构成 | 第33-34页 |
·牙齿的组织构成 | 第34-35页 |
·利用AMIRA软件为牙齿建模 | 第35-44页 |
·基于CT图像的牙齿模型构建 | 第35-43页 |
·基于灰度牙齿建模总结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样条曲线拟合丢失齿廓 | 第45-68页 |
·对于基片图像的处理 | 第46-55页 |
·算法的整体思想 | 第46-48页 |
·图像的预处理 | 第48-49页 |
·整体外齿廓线的实现 | 第49-55页 |
·齿廓线的拟合算法 | 第55-62页 |
·相邻齿廓线的拟合计算 | 第56-59页 |
·构造有端点约束条件的牙齿轮廓线 | 第59页 |
·丢失齿廓线的拟合 | 第59-62页 |
·对于序列图像的处理 | 第62-66页 |
·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