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1、研究的背景第8页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页
 3、研究的角度与方法第8-9页
 4、研究现状第9-10页
 5、研究对象概念界定第10-12页
第一章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理论研究第12-26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定义与关系第12-13页
     ·旧建筑改造的科学定义第12页
     ·景观改造的科学定义第12-13页
     ·旧建筑改造与景观改造的关系第13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现状第13-15页
     ·外国旧建筑及景观改造的现状第13-14页
     ·中国旧建筑及景观改造的现状第14-15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目的与意义第15-19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的主要目的第15-18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的现实意义第18-19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分类第19-21页
     ·功能类型分类第19-20页
     ·历史时期分类第20-21页
   ·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一般方法第21-26页
     ·旧建筑的改造方法第21-23页
     ·环境景观的改造方法第23-26页
第二章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背景研究第26-36页
   ·中国高校建设的发展历史第26-31页
     ·解放前的发展历史第26-27页
     ·解放初期的发展历史第27页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史第27-28页
     ·当前高校建设的背景与危机第28-31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的现状第31-32页
   ·高校建筑及景观的内涵与外延第32-36页
     ·校园建筑及景观的特殊性第32页
     ·校园建筑及景观的隐喻性第32-33页
     ·校园建筑及景观的场所性第33-36页
第三章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价值研究第36-46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经验借鉴第36-42页
     ·弘扬百年文化——牛津城的经验借鉴第37页
     ·积淀人文环境——普林斯顿的经验借鉴第37-39页
     ·传承大学精神——北京大学的经验借鉴第39-40页
     ·现代功能改造——同济大学的经验借鉴第40-42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意义第42-43页
     ·新功能的置换意义第42页
     ·校园精神的传承意义第42-43页
     ·促进校园生态化的意义第43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趋势第43-46页
第四章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第46-54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评估与分级第46-48页
     ·高校旧建筑的改造评估第46-47页
     ·高校旧建筑的改造分级第47页
     ·高校景观的评估分析第47-48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第48-51页
     ·真实性原则第48-49页
     ·整体性原则第49页
     ·延续性原则第49-50页
     ·人性化原则第50页
     ·生态化原则第50-51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步骤第51页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方法第51-54页
     ·修旧如旧第51页
     ·强筋固稳第51-52页
     ·精于其内第52页
     ·更新置换第52页
     ·破旧立新第52页
     ·以人为本第52-53页
     ·传承乡土第53页
     ·师法自然第53-54页
第五章 高校旧建筑及景观改造设计实例第54-61页
   ·场地分析与建筑现状第54-55页
     ·学校历史背景第54页
     ·建筑物概况第54页
     ·建筑损坏情况第54-55页
   ·改造定级与改造策略第55页
   ·功能置换说明第55页
   ·方案具体说明第55-61页
结语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图片来源第65-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有限到无限--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意象解析
下一篇: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