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滋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湿浊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9页 |
1.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病名 | 第10页 |
·病因病机 | 第10页 |
·临床施治 | 第10-13页 |
·《伤寒杂病论》与慢性肾衰竭 | 第13-14页 |
2.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慢性肾衰竭的定义、分期 | 第14-15页 |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 | 第16-17页 |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4页 |
1 研究资料 | 第19-22页 |
·一般资料 | 第19-20页 |
·诊断标准 | 第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治疗方案 | 第20-21页 |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疗效判定指标 | 第21-22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2. 统计结果 | 第22-24页 |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 第22页 |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总积分比较 | 第22-2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的比较 | 第23页 |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比较 | 第23页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钾、C02CP的比较 | 第23-24页 |
讨论 | 第24-28页 |
1 临床资料分析 | 第24-25页 |
2 益气滋肾清利方的组方遣药 | 第25-27页 |
3 体会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页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附表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