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认证的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认证的概念与种类 | 第13-16页 |
·认证的概念 | 第13页 |
·认证和认可之比较 | 第13-14页 |
·认证的种类 | 第14-16页 |
·认证的功能及意义 | 第16-21页 |
·保护消费者利益 | 第16-18页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18-19页 |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 第19-21页 |
第3章 我国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 第21-29页 |
·我国认证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虚假认证现象较为严重 | 第21-22页 |
·认证机构与政府政企不分 | 第22-23页 |
·认证机构恶性竞争 | 第23-24页 |
·我国认证行业问题所产生的危害 | 第24-29页 |
·损害消费者利益 | 第24-25页 |
·损害政府公信力并滋生寻租 | 第25-26页 |
·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26-27页 |
·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 | 第27-29页 |
第4章 解决我国认证行业问题的法律对策 | 第29-42页 |
·规范认证业的现行立法及其不足 | 第29-31页 |
·规范认证业的现行立法 | 第29-30页 |
·现行认证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30-31页 |
·域外经验借鉴 | 第31-34页 |
·美国模式 | 第31-32页 |
·欧盟、日本模式 | 第32-33页 |
·各国认证制度的特点 | 第33-34页 |
·完善认证法律制度的对策 | 第34-42页 |
·修改《标准化法》 | 第34-36页 |
·制定《认证基本法》 | 第36-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