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R的逆向供应链金融协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4-19页 |
·EPR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逆向供应链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与实践现状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于 EPR的逆向供应链金融 | 第21-32页 |
·理论背景 | 第21-25页 |
·EPR相关研究理论 | 第21-24页 |
·逆向供应链金融 | 第24-25页 |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 第25-29页 |
·基于 EPR的逆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 第29-31页 |
·逆向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提出及核心运作思想 | 第29-30页 |
·基于 EPR的逆向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回收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回收模式研究 | 第32-4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2-33页 |
·模型概述 | 第33-35页 |
·无激励机制下的回收模式分析 | 第35-38页 |
·模型 | 第35页 |
·回收企业与 PRO组织的回收决策分析 | 第35-36页 |
·生产企业与 PRO组织的回收决策分析 | 第36页 |
·纳什均衡 | 第36-38页 |
·收益共享激励机制下的回收模式 | 第38-40页 |
·模型 | 第38-39页 |
·纳什均衡 | 第39-40页 |
·不同回收模式的对比 | 第40页 |
·算例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生产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回收模式研究 | 第43-5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3页 |
·模型概述 | 第43-44页 |
·无激励机制的回收模式 | 第44-47页 |
·模型 | 第44-45页 |
·回收企业与 PRO组织的回收决策分析 | 第45页 |
·生产企业与 PRO组织的回收决策分析 | 第45-46页 |
·纳什均衡 | 第46-47页 |
·收益共享激励机制下的回收模式 | 第47-50页 |
·模型 | 第47-48页 |
·纳什均衡 | 第48-49页 |
·不同回收模式的对比 | 第49-50页 |
·算例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回收企业和生产企业都需融资的回收模式研究 | 第53-5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3页 |
·模型概述 | 第53-55页 |
·无激励机制下的回收模式分析 | 第55-56页 |
·模型 | 第55页 |
·纳什均衡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