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 亏损上市公司及盈余管理概述 | 第14-21页 |
·亏损上市公司界定 | 第14-16页 |
·经营性亏损 | 第14-15页 |
·政策性亏损 | 第15页 |
·体制性亏损 | 第15-16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盈余管理的含义 | 第16-17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17-18页 |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关系 | 第18-19页 |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第19-21页 |
3 盈利上市公司与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比较分析 | 第21-3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21-22页 |
·从每股收益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第21-22页 |
·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2-26页 |
·IPO 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2-23页 |
·配股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3-24页 |
·退市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4-26页 |
·公司治理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分析 | 第26-32页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动机分析 | 第26-29页 |
·亏损上市公司治理动机分析 | 第29-32页 |
4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 第32-55页 |
·依靠应计利润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 | 第34-37页 |
·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 | 第34-35页 |
·不良资产管理 | 第35页 |
·利息资本化管理 | 第35页 |
·大额支出管理 | 第35-36页 |
·提前确认本期收入 | 第36页 |
·推迟确认本期费用 | 第36-37页 |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 第37页 |
·亏损上市公司依靠线下项目进行的盈余管理 | 第37-44页 |
·债务重组 | 第37页 |
·购并 | 第37-38页 |
·管理方面的合同 | 第38页 |
·资产置换 | 第38-39页 |
·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处理 | 第39-44页 |
·案例分析----夏新公司盈余管理案例 | 第44-55页 |
·夏新电子背景简介 | 第44-47页 |
·财务情况分析 | 第47-50页 |
·夏新电子的盈余管理方式 | 第50-53页 |
·案例小结 | 第53-55页 |
5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辩证分析及治理对策 | 第55-68页 |
·盈余管理的辩证分析 | 第55-59页 |
·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56-57页 |
·盈余管理的正面影响 | 第57-59页 |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 第59-66页 |
·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减少盈余管理的实施空间 | 第59-61页 |
·改进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 第61-63页 |
·改进会计市场监督的相关制度安排,减少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 第63-65页 |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增强对盈余管理的外部监控 | 第65-66页 |
·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破盈余管理的能力 | 第66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