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2 社会危机概述 | 第16-21页 |
·社会危机的概念 | 第16-18页 |
·社会危机的特征 | 第18-19页 |
·社会性 | 第18页 |
·组织性 | 第18页 |
·突发性 | 第18页 |
·紧急性 | 第18-19页 |
·危害性 | 第19页 |
·不确定性 | 第19页 |
·社会危机管理 | 第19-21页 |
3 社会危机管理是转型时期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 | 第21-27页 |
·社会危机的成因理论 | 第21-22页 |
·“偶发”理论与“固有”理论 | 第21页 |
·社会燃烧理论 | 第21-22页 |
·社会冲突理论 | 第22页 |
·我国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22-25页 |
·经济发展不均衡 | 第22-23页 |
·生态环境破坏 | 第23-24页 |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 第24页 |
·社会处于转型期 | 第24页 |
·文化道德的变化 | 第24-25页 |
·政府部门工作中存在着失误 | 第25页 |
·社会危机的应对和管理是转型时期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 | 第25-27页 |
4 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的现状 | 第27-32页 |
·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取得的成就 | 第27-28页 |
·预案体系较为完备 | 第27页 |
·社会危机管理体制较为健全 | 第27-28页 |
·社会危机管理运行机制较为完善 | 第28页 |
·社会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 第28页 |
·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综合协调、快速反应能力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社会危机预警机制不够健全 | 第29-30页 |
·缺乏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第30页 |
·把社会矛盾当政治问题来解决 | 第30页 |
·应对社会危机的措施不得当 | 第30-31页 |
·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5 提高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 第32-46页 |
·掌握社会危机管理的基本规律 | 第32-34页 |
·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4R 模型 | 第32-33页 |
·芬克的F 模型 | 第33页 |
·徐颂陶的“三段论”和“四部曲”理论 | 第33-34页 |
·借鉴西方国家应对社会危机的经验 | 第34-38页 |
·美国政府的社会危机管理 | 第34-36页 |
·俄罗斯政府的社会危机管理 | 第36-37页 |
·日本政府的社会危机管理 | 第37-38页 |
·提高我国政府社会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完善社会危机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协调、快速反应能力 | 第38-39页 |
·采用疏导的方法处置社会危机 | 第39-40页 |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第40-42页 |
·建立社会危机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社会危机的分析和预警能力 | 第42-43页 |
·建立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 第43页 |
·增强社会危机意识,建立社会利益表达机制 | 第43-44页 |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社会危机财政保障体系 | 第44-46页 |
6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