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直接诉讼 | 第12-22页 |
一、股东直接诉讼的适用范围 | 第12-14页 |
二、股东直接诉讼的被告 | 第14-16页 |
(一)以公司为被告 | 第14页 |
(二)以董事或高管为被告 | 第14-15页 |
(三)公司和董事或高管等均为被告 | 第15页 |
(四)以滥用股东权利的股东为被告 | 第15-16页 |
三、与股东直接诉讼相关的有不当行为的管理层的责任 | 第16-18页 |
(一)现行立法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 第16-17页 |
(二)以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为契机的长远之计 | 第17-18页 |
四、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直接诉讼情形部分列举 | 第18-22页 |
(一)股东优先认购(缴)权及其司法救济 | 第18-19页 |
(二)解散公司请求权 | 第19页 |
(三)异议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及其司法救济 | 第19-22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 | 第22-32页 |
一、两类代理问题和起诉困境呼唤股东派生诉讼 | 第22-23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重要作用 | 第23-24页 |
三、作为原告的适格股东的资格要求 | 第24-25页 |
四、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 | 第25-26页 |
五、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规定 | 第26-30页 |
(一)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前置程序及其简评 | 第26-27页 |
(二)关于美国股东派生诉讼过程中相关程序的讨论 | 第27-28页 |
(三)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程序的些许反思 | 第28-30页 |
六、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障碍与关于诉讼费用的出路探索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