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矿山调度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车辆调度问题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精确算法 | 第13页 |
·启发式算法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下无轨设备运输调度问题分析及调度策略设计 | 第16-25页 |
·地下矿山开采工艺流程 | 第16-17页 |
·开采流程介绍 | 第16页 |
·各阶段施工设备介绍 | 第16-17页 |
·地下矿山无轨运输介绍 | 第17-21页 |
·无轨运输特点 | 第17-18页 |
·地下无轨运输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地下无轨矿石运输流程 | 第19-21页 |
·当前调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系统调度策略设计 | 第21-23页 |
·调度实例背景描述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地下无轨运输系统的静态调度模型建立 | 第25-37页 |
·地下无轨设备运输调度的特点 | 第25-26页 |
·车辆调度问题的分类 | 第25页 |
·本课题运输调度系统特点 | 第25-26页 |
·运矿任务序列的形成 | 第26-29页 |
·采掘计划模型 | 第26-28页 |
·运矿任务分解 | 第28-29页 |
·模型规划 | 第29-32页 |
·网络模型 | 第29-31页 |
·地下运输路网简化 | 第31-32页 |
·地下无轨设备运输成本的分析 | 第32-33页 |
·距离成本 | 第32-33页 |
·经济成本 | 第33页 |
·时间成本 | 第33页 |
·地下满载调度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33-34页 |
·模型需要的输入参数 | 第34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无轨运输调度模型求解 | 第37-54页 |
·遗传算法介绍 | 第37-39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38-39页 |
·遗传算法改进策略 | 第39-41页 |
·改进遗传算法模型设计 | 第41-46页 |
·染色体编码设计 | 第41-42页 |
·初始化种群 | 第42页 |
·适应值计算 | 第42页 |
·遗传算子设计 | 第42-46页 |
·判断停止进化的条件 | 第46页 |
·具体的算法步骤 | 第46页 |
·算法求解与结果分析比较 | 第46-53页 |
·算法基本数据确立 | 第46-49页 |
·求解结果 | 第49-51页 |
·算法改进前后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地下无轨运输设备动态调度研究 | 第54-62页 |
·动态调度问题描述 | 第54-55页 |
·动态调度问题描述 | 第54-55页 |
·动态调度研究方法 | 第55页 |
·基于滚动窗口技术的动态调度算法 | 第55-58页 |
·滚动窗口技术 | 第55-56页 |
·矿运任务在任务窗口间流动规则 | 第56-58页 |
·地下无轨运输设备动态调度策略 | 第58-59页 |
·滚动窗口技术与遗传算法的结合 | 第59-61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59-60页 |
·具体动态事件处理方法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地下无轨设备运输调度系统仿真软件设计及案例验证 | 第62-74页 |
·系统仿真平台设计 | 第62-69页 |
·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划分 | 第62-64页 |
·仿真系统详细设计 | 第64-67页 |
·主要功能实现 | 第67-69页 |
·系统实例仿真 | 第69-73页 |
·周期性驱动调度仿真 | 第69-71页 |
·事件驱动调度仿真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