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借贷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中小企业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与关系型借贷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国内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4-16页 |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4-15页 |
·国内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6页 |
·关系型借贷的界定 | 第16-17页 |
·关系型借贷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7-18页 |
·不完备契约理论 | 第18-19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融资及关系型借贷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关系型借贷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第三章 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现状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 | 第27-36页 |
·中国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现状 | 第27-29页 |
·中小银行发展滞后 | 第27-28页 |
·家族式管理突出 | 第28-29页 |
·银企关系仅限于合作协议 | 第29页 |
·中国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小结 | 第29页 |
·美国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实践经验 | 第29-32页 |
·日本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实践经验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4页 |
·变量的设定 | 第36-38页 |
·因变量的设定 | 第36页 |
·自变量的设定 | 第36-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及模型的构建 | 第39页 |
·资料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页 |
·变量间的自相关检验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0-41页 |
·回归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4-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企业提升自身水平 | 第44页 |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 第44-46页 |
·建立强有力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 第46-47页 |
·发展产业集群型银行 | 第47-48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8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件:《安徽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