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9-29页 |
·国外对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第19-24页 |
·国内对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第24-2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第2章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协同动力机制模型 | 第33-56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33-42页 |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研究路径 | 第33-35页 |
·演化思想:贯穿产业发展规律研究的红线 | 第35-36页 |
·自组织理论: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 | 第36-39页 |
·产业经济学: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39-42页 |
·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逻辑架构 | 第42-45页 |
·产业的内涵及自组织特性 | 第42-44页 |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协同动力机制过程 | 第44-45页 |
·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提出 | 第45-54页 |
·协同动力机制模型 | 第45-47页 |
·系统开放是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 第47-48页 |
·熵减机制与控制参量 | 第48-50页 |
·竞争机制、协同机制与状态参量 | 第50-53页 |
·役使机制与序参量 | 第53-54页 |
·研究命题的提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自组织演化视角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第56-77页 |
·演化、演进与演变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56-57页 |
·旅游产业的演进历程、内涵及系统自组织特性 | 第57-67页 |
·旅游产业演进历程 | 第57-63页 |
·旅游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63-66页 |
·旅游产业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第66-67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内涵及特征 | 第67-71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内涵及特征 | 第67-68页 |
·市场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特征 | 第68-70页 |
·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特征 | 第70-71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旅游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 | 第71-76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协同动力机制分析 | 第71-73页 |
·旅游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序参量分析 | 第73-75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4章 政府主导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第77-94页 |
·政府主导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背景及前提 | 第77-78页 |
·政府主导型中国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第78-92页 |
·熵减机制分析 | 第79-86页 |
·竞争和协同机制分析 | 第86-91页 |
·役使机制分析 | 第91-92页 |
·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环境诱致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 第94-116页 |
·环境诱致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采用理由 | 第94-100页 |
·环境诱致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第94-95页 |
·环境诱致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系统特征 | 第95-97页 |
·环境诱致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采用理由 | 第97-100页 |
·环境诱致型中国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前提 | 第100-101页 |
·环境诱致型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动力机制分析 | 第101-108页 |
·熵减机制分析 | 第102-104页 |
·竞争和协同机制分析 | 第104-108页 |
·役使机制分析 | 第108页 |
·从政府主导型到环境诱致型发展模式演变分析 | 第108-115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分析模型 | 第108-110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分析 | 第110-112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112-113页 |
·从政府主导到环境诱致型发展模式演变的政策建议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6章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116-137页 |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实证分析模型的提出 | 第116-119页 |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 | 第116-117页 |
·旅游产业发展的调节机制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假设 | 第117-118页 |
·旅游产业发展的状态参量与产业发展绩效关系假设 | 第118页 |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118-119页 |
·数据搜集与变量测量 | 第119-125页 |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第119-120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120-123页 |
·变量测量 | 第123-124页 |
·信度与效度计算 | 第124-125页 |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的实证分析过程 | 第125-133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125-129页 |
·市场调节机制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129-133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33-135页 |
·实证结果讨论 | 第135-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7章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的案例研究 | 第137-155页 |
·案例设计与分析框架 | 第137-139页 |
·案例选择 | 第137-138页 |
·案例分析框架 | 第138-139页 |
·政府主导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案例分析 | 第139-141页 |
·扎幌冰雪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分析 | 第139-140页 |
·扎幌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动力机制分析 | 第140页 |
·扎幌冰雪旅游产业役使机制分析 | 第140-141页 |
·环境诱致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案例分析 | 第141-150页 |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的环境诱致型特征分析 | 第141-146页 |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演化熵减状况分析 | 第146-147页 |
·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演化协同状况分析 | 第147-149页 |
·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演化役使机制分析 | 第149-150页 |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转换案例分析 | 第150-153页 |
·环境诱致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分析 | 第150-151页 |
·政府主导型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分析 | 第151页 |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演变分析 | 第151-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153-155页 |
结论 | 第15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6页 |
附录 | 第166-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1-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个人简历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