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 ·我国电机保护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4页 |
| ·本文的课题来源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DeviceNet现场总线关键技术 | 第16-28页 |
| ·DeviceNet现场总线概述 | 第16页 |
| ·DeviceNet现场总线规范及其技术特点 | 第16-18页 |
| ·DeviceNet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第18-19页 |
| ·DeviceNet的应用层 | 第19页 |
| ·DeviceNet对象模型 | 第19-21页 |
| ·DeviceNet网络通讯模式 | 第21-22页 |
| ·DeviceNet的连接建立 | 第22-23页 |
| ·DeviceNet报文传送 | 第23-25页 |
| ·预定义主/从连接 | 第25-26页 |
| ·DeviceNet设备描述 | 第26页 |
| ·一致性测试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总体设计 | 第28-3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28页 |
| ·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综合保护硬件设计 | 第29-34页 |
| ·微处理器Dspic30F | 第29-32页 |
| ·信号处理电路 | 第32-33页 |
|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 | 第33页 |
|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33-34页 |
| ·其他电路 | 第34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综合保护软件设计 | 第34-37页 |
| ·电机保护采样算法 | 第35-36页 |
| ·数据处理子程序 | 第36页 |
| ·故障处理子程序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DeviceNet总线通信接口硬件设计 | 第38-44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DeviceNet通信接口硬件电路 | 第38-39页 |
| ·DN1022芯片 | 第39-41页 |
| ·DN1022芯片结构及其技术特点 | 第39-40页 |
| ·DN1022芯片的串口通信协议 | 第40页 |
| ·网络模块指示灯 | 第40-41页 |
| ·DeviceNet收发器82C251 | 第41-43页 |
| ·光电隔离6N137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DeviceNet总线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第44-61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DeviceNet通信接口应用层 | 第44-50页 |
| ·电机保护器对象模型 | 第44-47页 |
| ·应用层协议机制 | 第47-48页 |
| ·电机保护器轮询和状态改变/周期报文发送 | 第48-50页 |
| ·DeviceNet通信接口应用层协议软件设计 | 第50-60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通信接口上电状态图 | 第51-54页 |
| ·DN1022芯片的初始化 | 第54页 |
| ·重复MAC ID检测和预定义主/从连接 | 第54-56页 |
| ·报文收发及其分段服务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测试系统 | 第61-69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 | 第61页 |
| ·测试平台设计 | 第61-62页 |
| ·可通信电机保护器设备描述及EDS文件 | 第62-64页 |
| ·DNetStart软件平台 | 第64-66页 |
| ·CANPro协议分析平台 | 第66-68页 |
| ·本章总结 | 第68-6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