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水稻矮杆基因的分类和命名第9-10页
   ·水稻植株矮化与节间的关系第10-11页
   ·水稻矮杆基因的遗传特性第11页
   ·植物矮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第11-18页
     ·GA的调控第12-15页
     ·BR的调控第15-18页
     ·IAA的调控第18页
   ·水稻株高基因定位第18-19页
   ·水稻矮秆基因的克隆第19-21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1-27页
   ·实验材料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7页
     ·水稻矮秆突变体sd-k的分离第21页
     ·水稻矮杆突变体sd-k的遗传分析第21页
     ·生理学分析第21-22页
     ·定位群体的构建第22页
     ·茎秆的细胞学观察第22页
     ·水稻DNA的提取及扩增第22-24页
     ·电泳检测第24-25页
     ·基因定位第25-26页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第27-37页
   ·SD-K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第27-30页
   ·茎秆切面细胞电镜观察第30页
   ·SD-K突变体激素敏感性分析第30-32页
     ·GA敏感性实验第30-31页
     ·BR敏感性实验第31-32页
   ·SD-K基因的遗传分析第32-33页
   ·SD-K基因的定位第33-36页
     ·sd-k基因的初定位第33-34页
     ·sd-k基因的精细定位第34-36页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分析第36-37页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第37-39页
   ·SD-K的定位和分离第37页
   ·SD-K是激素GA和BR途径没有缺陷的突变体第37-38页
   ·水稻非SD-1基因的发掘和利用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个与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及七个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下一篇:花前渍水锻炼对花后渍水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