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言 | 第8-10页 |
一、美国“337 条款”概述 | 第10-27页 |
(一) “337 条款”的创设 | 第10-11页 |
(二) “337 条款”的发展沿革 | 第11-16页 |
1.凸显国家利益的贸易政策 | 第11-13页 |
2. 历次修订 | 第13-16页 |
(三) “337 条款”的基本内容 | 第16-24页 |
1. “337 条款”的实体规则 | 第16-18页 |
2. 主管机构及主要调查程序 | 第18-22页 |
3. “337 条款”的救济措施 | 第22-24页 |
(四) “337 条款”的法律地位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二、“337 条款”的国内法比较 | 第27-31页 |
(一) “337 条款”与特别301 条款 | 第27-28页 |
(二) 美国“337 条款”调查与联邦地方法院知识产权诉讼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三、“337 条款”与GATT 及TRIPs 协议 | 第31-39页 |
(一) GATT 与“337 条款”有关的两个案例 | 第31-34页 |
1. 1981 年加拿大诉美国汽车弹簧配件案 | 第31-33页 |
2. 1930 年关税法第337 条案 | 第33-34页 |
(二) “337 条款”与GATT 的国民待遇原则 | 第34-36页 |
1. “337 条款”与 GATT 第3 条第4 款 | 第34-35页 |
2. “337 条款”与 GATT 第 20 条(d)项的例外 | 第35-36页 |
(三) “337 条款”与TRIPs 协议 | 第36-38页 |
1. “337 条款”与 TRIPs 协议第3 条 | 第36-37页 |
2. “337 条款”与TRIPs 协议下知识产权执法规定 | 第37页 |
3. “337 条款”与TRIPs 减少贸易扭曲和障碍的目标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四、“337 条款”对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的借鉴 | 第39-44页 |
(一) 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9-41页 |
1. 《对外贸易法》中的贸易救济制度 | 第39-41页 |
2. 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二) 完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相关内容 | 第41-43页 |
1.借鉴“337 条款”路径的分析 | 第42页 |
2. 基本原则 | 第42页 |
3. 制度完善的初步构想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