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神话与原始宗教论文--原始宗教论文

理性与现代边缘的神祇--以内蒙古巴林右旗为主要个案的“民间宗教与当代社会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民间宗教的范围界定及研究现状第8-17页
 第一节 "民间宗教"概念的现实性第8-9页
 第二节 "民间宗教"的概念分析及范围界定第9-14页
 第三节 民间宗教研究现状第14-17页
第二章 巴林右旗几种民间宗教第17-38页
 第一节 原生型民间宗教:通天降神的萨满教第17-21页
  一、萨满教现状第18-19页
  二、敖包文化第19-21页
 第二节 创生性民间宗教:"香头"——一种佛、道教与萨满教的混合第21-29页
  一、简况第21-22页
  二、神灵第22-23页
  三、观念第23页
  四、组织第23-24页
  五、传承第24-25页
  六、神事第25页
  七、功能第25-27页
  八、演变第27-28页
  九、"香头"与"乩童"的相似与相异第28-29页
 第三节 民俗性民间宗教:神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崇拜第29-35页
  一、成吉思汗崇拜第29-32页
  二、区域性的公主崇拜、关帝崇拜第32-35页
 第四节 共生与互渗:民间宗教与其它宗教之和谐关系第35-38页
第三章 民间宗教的特点分析第38-47页
 第一节 理性时代的"原始"思维:民间宗教的思维特点第38-42页
  一、因果关联性思维第38-39页
  二、形象化思维第39-40页
  三、补偿性思维第40-42页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原始"生活:民间宗教的社会特点第42-47页
第四章 民间宗教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分析第47-75页
 第一节 安身立命:为其信仰者提供精神归依第47-50页
 第二节 情感意象:在研究和继承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积极作用第50-58页
  一、民间宗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51-54页
  二、萨满教对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第54-56页
  三、成吉思汗崇拜对文化艺术的影响第56-58页
 第三节 宗教市场:在恢复宗教文化生态平衡中的积极作用第58-64页
  一、外在根据:"文明冲突"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宗教(包括民间宗教)第58-59页
  二、内在根据:宗教市场需要多种宗教消费品第59-61页
  三、满足需要的途径:恢复包括民间宗教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的文化生态第61-64页
 第四节 民族之根: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第64-69页
  一、民间宗教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核心文化第64-67页
  二、少数民族已进入"文化自觉"阶段第67-69页
 第五节 地方标志: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第69-75页
  一、萨满教文化旅游第69-71页
  二、围绕成吉思汗信仰所形成的文化旅游第71-72页
  三、"深度旅游"呼唤民间宗教文化的进一步参与和发力第72-75页
第五章 现代化,非世俗化:现代社会对民间宗教的影响第75-86页
 第一节 民间宗教的社会处境第75-78页
 第二节 更新、复炽与新兴第78-81页
 第三节 民间宗教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第81-86页
第六章 重新定位当代民间宗教第86-99页
 第一节 "神媒"现象的不完全解读第86-89页
 第二节 从"祛魅"到"复魅":理性的反省第89-94页
 第三节 人们有没有权利信仰"愚昧"第94-99页
结语 多向度的人第99-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后记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唐西域记》藏译文研究
下一篇:身体的文化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