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炭药止血的历史及其应用 | 第14-16页 |
1.炭药止血的历史沿革 | 第14页 |
2.传统和现代医学对炭药止血的认识 | 第14-15页 |
3.炭药止血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炭药止血实验方法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炭药止血实验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2.炭药止血的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3.实验性动物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节 蒙药阿给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阿给本草学考证及生药学特征 | 第20页 |
2.阿给炒炭方法及炒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阿给炭止血有效活性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 | 第22-30页 |
第一节 阿给炭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正常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 第22-25页 |
1.实验材料 | 第22页 |
2.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3.实验结果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阿给炭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肝素化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 | 第25-28页 |
1.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实验方法 | 第26页 |
3.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阿给炭对实验性小鼠胃溃疡出血模型的影响 | 第30-36页 |
1.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3.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4.讨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阿给炭止血作用机制研究 | 第36-56页 |
第一节 阿给炭对大鼠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36-41页 |
1.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2.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3.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第二节 阿给炭对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表面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1-44页 |
1.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第三节 阿给炭对家兔血小板数目、形态及其他血液成分的影响 | 第44-51页 |
1.实验材料 | 第45页 |
2.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3.实验结果 | 第46-51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1-56页 |
1.凝血系统 | 第51-54页 |
2.血小板系统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阿给炭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第56-65页 |
1.实验材料 | 第56页 |
2.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3.实验结果 | 第57-63页 |
4.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研究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