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生育意愿与人口控制政策 | 第21-27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 ·生育意愿对人口控制政策的作用 | 第22-24页 |
| ·国外生育意愿对人口控制运用的作用 | 第24-25页 |
| ·国内生育意愿对人口控制运用的作用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增城市市民生育意愿的调查 | 第27-44页 |
| ·增城市市民生育意愿的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 ·增城市市民生育意愿现状 | 第28-44页 |
| ·调查问卷内容及有关说明 | 第28-29页 |
| ·调查问卷综合及分析 | 第29-44页 |
| 第四章 增城市市民生育意愿综合及分析 | 第44-50页 |
| ·增城市市民生育意愿综合 | 第44-45页 |
| ·传统的生育意愿没有完全消退 | 第44-45页 |
| ·现代的生育意愿基本形成 | 第45页 |
| ·形成传统生育意愿的原因 | 第45-48页 |
| ·聚族而居为传统生育意愿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础 | 第46页 |
| ·小农经济为传统生育意愿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 | 第46页 |
| ·儒家思想为传统生育意愿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基础 | 第46-47页 |
| ·宗法制度为传统生育意愿的形成提供了制度基础 | 第47-48页 |
| ·生育意愿转变的原因 | 第48-50页 |
| ·经济水平的提高分解了传统生育意愿的自然和经济基础 | 第48页 |
| ·教育水平的提高打击了传统生育意愿的文化基础 | 第48-49页 |
| ·妇女地位的提高冲击了传统生育意愿的制度基础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增城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 第50-58页 |
| ·人口预测的有关说明 | 第50-51页 |
| ·按现行政策进行人口预测 | 第51-53页 |
| ·按调查所得生育意愿进行人口预测 | 第53-56页 |
| ·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人口控制政策的走向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 ·大力发展经济 | 第58-59页 |
| ·加快城市化进程 | 第59页 |
| ·倡导科学的生育观念 | 第59-60页 |
| ·加大教育力度 | 第60-61页 |
| ·提高妇女地位 | 第61页 |
| ·完善社会养老制度 | 第61-62页 |
| ·计划生育工作向服务型转变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及出处 | 第64-71页 |
| 调查问卷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