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 第10-19页 |
·素质教育的理念的提出 | 第10-12页 |
·科学与人文两种素质教育从分立到融通 | 第10-12页 |
·通才教育培养目标的共识 | 第12页 |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结构 | 第12-13页 |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 第13-14页 |
·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 第14-19页 |
·为理工类学生成才指引方向 | 第14-16页 |
·为理工类大学发展奠定基础 | 第16-18页 |
·为民族精神凝结与传承积蓄力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解析 | 第19-26页 |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 第19-20页 |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教育形式简单,缺乏深度 | 第20-21页 |
·知识领域拓展不足缺乏广度 | 第21页 |
·“重理轻文”管理存在盲点 | 第21-22页 |
·与学生发展结合有限欠缺前瞻性与远见 | 第22页 |
·与学生行为养成发生断层 人文素养提高不明显 | 第22-23页 |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3-26页 |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对文化底蕴认识不足,缺乏氛围 | 第23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关注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 | 第23-24页 |
·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使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 | 第24页 |
·教育固守传统理念,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 第24-25页 |
·理工科院校人文师资队伍亟待建设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 第26-36页 |
·把握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机遇 | 第26-28页 |
·政府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力扶持 | 第26页 |
·高校教学改革的历史契机 | 第26-27页 |
·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 第27-28页 |
·确立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 第28-30页 |
·目标导向原则 | 第28-29页 |
·就业反馈原则 | 第29页 |
·评估监督原则 | 第29-30页 |
·理工类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 第30-36页 |
·深化理工类大学管理体制改革 | 第30-31页 |
·重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学体系 | 第31-32页 |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 第32页 |
·转变师生角色 | 第32-34页 |
·营造人文氛围 | 第34-35页 |
·拓展教育渠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详细摘要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