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霉菌及霉菌毒素 | 第9-10页 |
·产毒真菌分类 | 第10页 |
·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及其对畜禽的危害 | 第10-11页 |
·玉米赤霉烯酮(ZEA) | 第10-11页 |
·黄曲霉毒素(AF) | 第11页 |
·赭曲霉毒素A(OTA) | 第11页 |
·单端孢霉烯(T-2 毒素、DON) | 第11页 |
·烟曲霉毒素(F) | 第11页 |
·霉菌毒素对人畜的主要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 第11-13页 |
·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 | 第12页 |
·抑制动物的免疫机能 | 第12页 |
·降低机体的抗氧化功能 | 第12-13页 |
·影响动物的繁殖机能 | 第13页 |
·霉菌毒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 第13页 |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讨论 | 第13-14页 |
·家兔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 | 第14-15页 |
·常用防霉脱霉方法 | 第15-19页 |
·防霉方法研究 | 第15页 |
·脱毒方法研究 | 第15-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供试动物 | 第19页 |
·供试菌种 | 第19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9-20页 |
·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家兔霉变饲料规律的调研 | 第20页 |
·体外脱毒试验 | 第20页 |
·生物发酵脱毒效果生产试验 | 第20-21页 |
·饲养管理 | 第21-22页 |
·采样和测定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32页 |
·家兔饲料霉变规律 | 第23-25页 |
·微生物发酵对饲料中霉菌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生物发酵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 | 第25-27页 |
·生物发酵对霉变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影响 | 第25-26页 |
·生物发酵霉变饲料中霉菌孢子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STS 和BH 发酵饲料对家兔的影响 | 第27-32页 |
·兔场死胎流产状况统计 | 第27-28页 |
·STS 和BH 发酵饲料对流产死胎母兔的影响 | 第28-29页 |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断乳仔兔的影响 | 第29-32页 |
4 讨论 | 第32-37页 |
·导致本次妊娠母兔流产死胎的主要作用毒素及其作用机理 | 第32-33页 |
·导致本次妊娠母兔流产死胎的主要作用毒素 | 第32页 |
·ZEA 毒素的作用机理 | 第32-33页 |
·微生物发酵提高家兔生长性能 | 第33-34页 |
·降解霉菌毒素 | 第33页 |
·改变蛋白质的品质 | 第33页 |
·产生促生长因子 | 第33-34页 |
·降低粗纤维 | 第34页 |
·生物脱霉的作用机制 | 第34-36页 |
·吸附作用 | 第34-35页 |
·降解作用 | 第35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5-36页 |
·微生物脱毒方法的研究方向 | 第36-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图1 | 第44-45页 |
附图2 | 第45-46页 |
附图3 | 第46-47页 |
附图4 | 第47-48页 |
附图5 | 第48-49页 |
附图6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