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导言 | 第13-22页 |
一、为什么研究蔡仪 | 第13-16页 |
二、蔡仪生平著作及其美学思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第一章 蔡仪美学的路径及哲学基础 | 第22-45页 |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美学方法 | 第23-32页 |
第二节 唯物主义与认识论、实践观 | 第32-38页 |
第三节 唯物主义与反映论、真理观 | 第38-45页 |
第二章 美论——蔡仪美学的基础 | 第45-70页 |
第一节 美的条件与美的规律 | 第47-54页 |
第二节 自然美 | 第54-63页 |
第三节 社会美 | 第63-70页 |
第三章 美感论——蔡仪美学的展开形态 | 第70-99页 |
第一节 美的认识方式——形象思维 | 第72-83页 |
第二节 美感认识中介——美的观念 | 第83-90页 |
第三节 美的认识两重性——美感性质和形态 | 第90-99页 |
第四章 蔡仪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三个发展环节 | 第99-135页 |
第一节 前奏批评:蔡仪论车尔尼雪夫斯基 | 第101-113页 |
第二节 发展批评:蔡仪论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 | 第113-123页 |
第三节 本体批评:蔡仪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第123-135页 |
余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4页 |
后记 | 第144-14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