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气体环境下Pd纳米晶结构演变的原位电镜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第14-23页
        1.2.1 电子与样品的相互作用第15-17页
        1.2.2 透射电镜的构造第17-19页
        1.2.3 透射电镜的成像原理第19-22页
        1.2.4 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简介第22-23页
    1.3 气体环境原位透射电镜方法与应用第23-31页
        1.3.1 差分泵环境透射电镜第24-26页
        1.3.2 窗口式气体纳米反应器第26-27页
        1.3.3 气体环境原位透射电镜的应用第27-31页
    1.4 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结构演变的原位研究第31-37页
        1.4.1 研究意义第31页
        1.4.2 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演变原位表征方法第31-34页
        1.4.3 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演变的原位TEM研究进展第34-37页
        1.4.4 Pd纳米晶颗粒的研究意义第37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第37-3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设备第39-49页
    2.1 原位TEM气体样品杆系统第39-42页
        2.1.1 纳米反应器第40-41页
        2.1.2 供气系统第41-42页
        2.1.3 原位加热控温系统第42页
    2.2 原位气体样品杆系统操作方法第42-44页
        2.2.1 纳米反应器组装第42-43页
        2.2.2 观察窗口对中第43页
        2.2.3 气密性与电路连接检测第43-44页
        2.2.4 原位电镜实验第44页
    2.3 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2.4 气体环境下原位TEM表征的影响因素讨论第45-48页
        2.4.1 电子束对气体环境原位TEM表征的影响第45-47页
        2.4.2 样品污染对成像的影响第47-48页
    2.5 实验设备列表第48-49页
第三章 氧化/还原气氛中Pd纳米颗粒的原位形变研究第49-63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研究方法第50-52页
        3.2.1 TEM样品制备与原位表征方法第50-51页
        3.2.2 理论计算方法第51-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60页
        3.3.1 O_2环境下Pd纳米颗粒的形变第52-54页
        3.3.2 H_2环境下Pd纳米颗粒的形变第54-55页
        3.3.3 DFT计算O_2/H_2在Pd表面的吸附能第55-58页
        3.3.4 MSR模型计算H_2/O_2分子吸附对Pd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第58-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3页
第四章 氮气环境对Pd纳米颗粒表面形貌的作用研究第63-77页
    4.1 前言第63-64页
    4.2 TEM样品制备与原位表征方法第64-65页
    4.3 大气压N_2环境下Pd纳米颗粒形变的TEM研究第65-76页
        4.3.1 N_2对Pd纳米颗粒形貌影响的TEM表征第65-68页
        4.3.2 MSR模型计算N_2分子吸附对Pd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第68-73页
        4.3.3 不同温度下N_2对Pd纳米颗粒表面的作用第73-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Pd纳米颗粒的氧化研究第77-91页
    5.1 前言第77-78页
    5.2 样品制备与原位实验方法第78-79页
    5.3 Pd纳米颗粒氧化过程的TEM研究第79-87页
        5.3.1 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程度第79-82页
        5.3.2 Pd纳米颗粒的氧化过程第82-84页
        5.3.3 Pd氧化外延生长结构分析第84-85页
        5.3.4 金属/氧化物界面的缺陷分析第85-87页
    5.4 氧化中的柯肯达尔效应第87-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个人简历第107-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复合和分支生长提升TiO2粉体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