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项目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防治反射裂缝的机理研究 | 第16-19页 |
2.1 胶粉改性沥青定义 | 第16页 |
2.2 沥青的性质 | 第16-17页 |
2.2.1 沥青的元素组成 | 第16页 |
2.2.2 沥青的结构划分 | 第16-17页 |
2.2.3 沥青的胶体结构 | 第17页 |
2.3 胶粉的组成及结构 | 第17页 |
2.4 胶粉改性沥青防治反射裂缝的机理分析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 第19-30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9-25页 |
3.1.1 沥青 | 第19页 |
3.1.2 橡胶 | 第19-20页 |
3.1.3 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 | 第20-22页 |
3.1.4 试验所用集料级配设计 | 第22-23页 |
3.1.5 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掺量的确定 | 第23-25页 |
3.2 胶粉改性沥青路用特性 | 第25-28页 |
3.2.1 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 | 第25-27页 |
3.2.2 胶粉改性沥青水稳定性 | 第27-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4 试验路模拟研究 | 第30-45页 |
4.1 道路结构设计 | 第30-33页 |
4.1.1 道路通行情况 | 第30-31页 |
4.1.2 道路参数设计 | 第31-32页 |
4.1.3 道路厚度设计 | 第32-33页 |
4.2 道路力学性能模拟 | 第33-39页 |
4.2.1 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4.2.2 路面结构模型建立 | 第34-37页 |
4.2.3 力学特性计算及分析 | 第37-39页 |
4.3 道路在温度场下的模拟 | 第39-43页 |
4.3.1 温度场下道路的模拟思路及框架 | 第40页 |
4.3.2 路面结构温度场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试验路的试验研究 | 第45-54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5页 |
5.2 现场测试 | 第45-48页 |
5.3 钻芯取样试验研究 | 第48-53页 |
5.3.1 钻芯取样 | 第48页 |
5.3.2 压实度 | 第48-50页 |
5.3.3 抗压回弹试验 | 第50-51页 |
5.3.4 抗压强度试验 | 第5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试验路路面性能长期观测与评价 | 第54-70页 |
6.1 试验路路面检测内容和方法 | 第54页 |
6.2 路面平整度检测和评价 | 第54-58页 |
6.3 路面裂缝检测和评价 | 第58-67页 |
6.4 路面弯沉检测和评价 | 第67-68页 |
6.5 本章小节 | 第68-70页 |
7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70-74页 |
7.1 经济分析 | 第70-72页 |
7.1.1 单公里建设成本分析 | 第70-72页 |
7.1.2 养护成本分析 | 第72页 |
7.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72-73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8.1 结论 | 第74页 |
8.2 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