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量子态光场 | 第14-19页 |
1.2.1 相干态光场 | 第14-15页 |
1.2.2 压缩态光场 | 第15-17页 |
1.2.3 纠缠态光场 | 第17-19页 |
1.3 Wigner函数 | 第19-21页 |
1.4 量子信息 | 第21-26页 |
1.4.1 量子密钥分发 | 第21-22页 |
1.4.2 量子离物传态 | 第22-23页 |
1.4.3 量子秘密共享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纠缠态光场的制备及其判据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两组份纠缠态光场 | 第26-28页 |
2.3 多组份纠缠态光场 | 第28-33页 |
2.3.1 四组份纠缠态光场 | 第28-32页 |
2.3.2 八组份纠缠态光场 | 第32-33页 |
2.4 位相锁定系统 | 第33-34页 |
2.4.1 两束光场0位相差锁定系统 | 第33-34页 |
2.4.2 两束光场?/2位相差锁定系统 | 第34页 |
2.5 探测系统 | 第34-38页 |
2.5.1 分束器 | 第34-35页 |
2.5.2 自零拍探测系统和平衡零拍探测系统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利用类GHZ四组份纠缠态实现开放量子离物传态网络的方案 | 第38-48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方案介绍 | 第39-44页 |
3.3 保真度分析 | 第44-46页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