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模块结构中波纹板墙体刚度效应及隔震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模块建筑概念及优势第9-10页
        1.1.2 模块建筑结构体系划分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模块建筑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模块墙体侧向刚度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隔震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类集装箱模块波纹板有限元分析第17-39页
    2.1 工程概况第17-18页
        2.1.1 背景介绍第17页
        2.1.2 模块单元的划分第17-18页
    2.2 纯框架有限元分析第18-20页
        2.2.1 模型的建立第18-19页
        2.2.2 静力分析结果第19-20页
    2.3 模块单元有限元分析第20-22页
        2.3.1 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3.2 静力分析结果第21-22页
    2.4 单面墙有限元分析第22-23页
        2.4.1 模型的建立第22页
        2.4.2 静力分析结果第22-23页
    2.5 墙体侧向刚度等效方法第23-25页
        2.5.1 墙体等效为交叉支撑第23-24页
        2.5.2 墙体等效为板第24-25页
    2.6 墙体等效为板模型的公式修正第25-37页
        2.6.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页
        2.6.2 模型的验证第25-26页
        2.6.3 等效匀质板模型参数化分析第2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多层钢模块结构考虑波纹板刚度的整体结构响应第39-61页
    3.1 不考虑波纹板刚度的整体结构响应第39-45页
        3.1.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3.1.2 结构位移响应第40-41页
        3.1.3 整体结构的柱内力响应第41-44页
        3.1.4 整体结构柱应力响应第44-45页
    3.2 波纹板刚度等效为交叉支撑的整体结构响应第45-50页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5页
        3.2.2 结构位移响应第45-47页
        3.2.3 整体结构的柱内力响应第47-49页
        3.2.4 整体结构的柱应力响应第49-50页
    3.3 波纹板刚度等效为板的整体结构响应第50-56页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3.3.2 结构位移响应第51-53页
        3.3.3 整体结构的柱内力响应第53-55页
        3.3.4 整体结构的柱应力响应第55-56页
    3.4 等效模型对比分析第56-59页
        3.4.1 结构位移对比分析第56-57页
        3.4.2 结构柱内力对比分析第57-58页
        3.4.3 结构柱应力对比分析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多层钢模块结构隔震设计及分析第61-97页
    4.1 基础隔震基本原理第61-62页
    4.2 常见隔震支座类型第62-65页
        4.2.1 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铅芯叠层橡胶支座第62-65页
        4.2.2 滑动支座第65页
    4.3 基础隔震设计第65-70页
        4.3.1 设计条件第65-66页
        4.3.2 模块建筑隔震支座设置方法第66-67页
        4.3.3 隔震设计第67-68页
        4.3.4 地震波的选取及调整第68-70页
    4.4 基础隔震计算结果分析第70-81页
        4.4.1 周期与振型第70-71页
        4.4.2 层间剪力第71-75页
        4.4.3 层间位移角第75-78页
        4.4.4 层加速度第78-81页
    4.5 层间隔震基本原理第81-82页
        4.5.1 双质点模型第81-82页
        4.5.2 三质点模型第82页
        4.5.3 多质点模型第82页
    4.6 层间隔震计算结果分析第82-92页
        4.6.1 层间剪力第83-87页
        4.6.2 层位移第87-89页
        4.6.3 层加速度第89-92页
    4.7 模块结构隔震类型对比分析第92-94页
        4.7.1 层剪力对比分析第92-93页
        4.7.2 层位移对比分析第93页
        4.7.3 层加速度对比分析第93-94页
    4.8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5章 多层钢模块结构考虑波纹板刚度效应及隔震应用第97-109页
    5.1 等效刚度隔震模型计算第97-102页
        5.1.1 模型的建立第97页
        5.1.2 位移响应第97页
        5.1.3 柱的轴力响应第97-100页
        5.1.4 柱的弯矩响应第100-102页
    5.2 纯模块结构计算第102-106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102-103页
        5.2.2 纯模块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第103-106页
    5.3 模块结构设计建议第106-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6.1 结论第109-110页
    6.2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添加玉米秸秆和生物质炭对砖红壤性质及N2O排放的影响
下一篇:氮化硅粉喷涂工艺对多晶硅铸锭粘埚及边部红区宽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