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变电站及交直流电网源荷储经济调度方案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 1.2.1 源-荷-储协调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2.3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柔性变电站及交直流配网调度模式研究 | 第18-27页 |
| 2.1 源-荷-储运行特性和调度模式 | 第18-24页 |
| 2.1.1 柔性变电站区域配网 | 第18-19页 |
| 2.1.2 新能源出力特性 | 第19-20页 |
| 2.1.3 柔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 | 第20-22页 |
| 2.1.4 储能单元调度模型 | 第22-24页 |
| 2.2 源-荷-储优化控制策略与实施方式 | 第24-26页 |
| 2.2.1 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式 | 第24-25页 |
| 2.2.2 调度框架与实施方式 | 第25-2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源-荷-储日前调度策略 | 第27-42页 |
| 3.1 源-荷-储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27-32页 |
| 3.1.1 多目标优化模型 | 第27-28页 |
| 3.1.2 目标函数 | 第28-30页 |
| 3.1.3 约束条件 | 第30-32页 |
| 3.2 基于分解和差分进化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32-37页 |
| 3.2.1 切比雪夫分解算法 | 第32-33页 |
| 3.2.2 粒子群算法和差分算法 | 第33-34页 |
| 3.2.3 dMOPSO-DE算法 | 第34-35页 |
| 3.2.4 算法处理 | 第35-37页 |
| 3.3 算例分析 | 第37-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源-荷-储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 | 第42-49页 |
| 4.1 日前-日内调度 | 第42-45页 |
| 4.1.1 整体调度框架 | 第42-44页 |
| 4.1.2 日内滚动层调度模型 | 第44-45页 |
| 4.2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5.1 结论 | 第49页 |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