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29页 |
1.2.1 水库群优化调度 | 第17-23页 |
1.2.2 优化调度风险分析 | 第23-26页 |
1.2.3 多目标决策方法 | 第26-29页 |
1.3 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0-3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4.2 创新点 | 第32-34页 |
第2章 基于空间映射原理的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 第34-52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基于空间映射的滞时分析模型 | 第35-40页 |
2.2.1 短期优化调度中滞时的影响 | 第35页 |
2.2.2 滞时分析中的泛函分析思想 | 第35-38页 |
2.2.3 空间映射泛函算子f的推求 | 第38-40页 |
2.3 考虑滞时的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 第40-45页 |
2.3.1 目标函数 | 第40页 |
2.3.2 约束条件 | 第40-41页 |
2.3.3 模型求解 | 第41-45页 |
2.4 实例应用 | 第45-51页 |
2.5 结论 | 第51-52页 |
第3章 考虑多风险因子的短期优化调度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并行计算 | 第52-69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短期优化调度风险分析 | 第53-57页 |
3.2.1 风险因子的识别 | 第53-54页 |
3.2.2 风险因子的估计 | 第54-56页 |
3.2.3 风险评价与决策 | 第56-57页 |
3.3 模型建立与并行计算 | 第57-62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3.3.2 并行性分析 | 第58-61页 |
3.3.3 并行计算方法 | 第61页 |
3.3.4 并行评价指标 | 第61-62页 |
3.4 实例分析 | 第62-67页 |
3.4.1 研究背景 | 第62-63页 |
3.4.2 风险分析 | 第63-65页 |
3.4.3 并行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3.5 结论 | 第67-69页 |
第4章 多维向量空间决策法及其在多目标调度风险分析与决策中的应用 | 第69-79页 |
4.1 引言 | 第69页 |
4.2 向量空间决策法(VSM) | 第69-70页 |
4.3 多维向量空间决策法(WVSM) | 第70-73页 |
4.3.1 向量空间的构造方法 | 第70-72页 |
4.3.2 映射距离的求解方法 | 第72页 |
4.3.3 WVSM的求解方法 | 第72-73页 |
4.4 实例应用 | 第73-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基于分歧理论的理想均变率法及其在多目标调度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 第79-98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均变率法(MRM)和逼近理想点法(TOPSIS) | 第80-84页 |
5.2.1 MRM与均衡解 | 第80-81页 |
5.2.2 TOPSIS与均衡解 | 第81-82页 |
5.2.3 MRM与TOPSIS的互补关系 | 第82-84页 |
5.3 理想均变率法(IMRM)及阈值定理 | 第84-89页 |
5.3.1 阈值定理 | 第84-86页 |
5.3.2 IMRM最佳均衡解的定义 | 第86页 |
5.3.3 IMRM最佳均衡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第86-89页 |
5.3.4 IMRM求解方法 | 第89页 |
5.4 实例应用 | 第89-97页 |
5.4.1 多目标调度递阶结构模型 | 第89-92页 |
5.4.2 结果及分析 | 第92-9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8-9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4-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作者简介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