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舞蹈论文--中国舞蹈、舞剧论文--各种舞剧论文

试论佟睿睿的舞剧创作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第7页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第7-8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第8页
        一、主要研究方法第8页
        二、已具备的研究工作基础和条件第8页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第一章 从中国古典舞起步的舞剧创作第10-16页
    第一节 小型舞蹈中展露创作锋芒第10-11页
        一、《扇舞丹青》:演员与编导的相互成就第10页
        二、中国古典舞编导的“形象大使”第10-11页
    第二节 言说方式中凸显创作特点第11-14页
        一、着眼于富有个性的古典形象第11-12页
        二、摆脱既定风格图式的“形式思维”第12页
        三、“舞群”的组合与“织体”的交响化第12-14页
    第三节 中国古典舞编创中建构舞剧创作认同第14-16页
        一、专注人物形象“典型性”的创造第14页
        二、从注重性格刻画出发的舞剧创作道路第14-16页
第二章 佟睿睿舞剧创作的中国题材与舞剧形态第16-26页
    第一节 以题材内容定位语言形态第16-20页
        一、心象独白中寻觅伤痛记忆第16-17页
        二、泛美意象中剖析内心世界第17页
        三、都市聚焦中描绘众生百态第17-18页
        四、写意造境中捕捉典型动态第18-19页
        五、善恶较量中铭记历史之殇第19-20页
    第二节 以语言形态确立基本风格第20-22页
        一、“现代”属性下历史刀痕的触碰——《南京1937》与《记忆深处》第20页
        二、“古典”语言下人性冷暖的谛视——《水月洛神》第20-21页
        三、当代风格下生活形态的诗化——《一起跳舞吧》第21页
        四、古典风格下现代风尚的呈现——《朱鹮》第21-22页
    第三节 以基本风格引导结构布局第22-26页
        一、第一人称的视角与自由转换的场景第22-23页
        二、言说情绪的舞段与衬托情境的调度第23页
        三、散点方式的演绎与多重空间的营造第23-24页
        四、经典范式的致敬与惯用结构的打破第24页
        五、血腥暴行的铭记与主观意识的传达第24-26页
第三章 佟睿睿舞剧创作的中国主题与舞剧呈现第26-32页
    第一节 主题表达下诉求与表现的通约性第26-27页
        一、女性形象的深度关注第26页
        二、和美精神的真切向往第26-27页
        三、情感层次的极力细化第27页
    第二节 动于形式,本于美感——形式美的追寻第27-29页
        一、鼎新原则:不拿经验去编舞第28页
        二、变化原则:不限制动机的发展第28-29页
        三、对照原则:不满足于单一叙事第29页
    第三节 虚实之间,宏放之中——境界说的探求第29-32页
        一、注重“形”的塑造第30页
        二、追求“境”的隽永第30-31页
        三、建立“美”的深刻第31-32页
结语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附录第36-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云流水》的创作特色及其演奏表现探析
下一篇:古筝曲《如是》中昆曲音乐元素与演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