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地层气液重力置换溢漏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2 溢流与漏失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3 气液重力置换溢漏同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第2章 气液重力置换可视化实验装置的研制 | 第14-24页 |
| 2.1 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模型 | 第14-18页 |
| 2.1.1 缝洞单元 | 第14-15页 |
| 2.1.2 裂缝介质模型 | 第15页 |
| 2.1.3 溶洞介质模型 | 第15-16页 |
| 2.1.4 缝洞储层模型 | 第16-18页 |
| 2.2 气液重力置换可视化实验装置 | 第18-23页 |
| 2.2.1 实验装置设计 | 第18-20页 |
| 2.2.2 实验装置的加工 | 第20-21页 |
| 2.2.3 压力采集系统 | 第21-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气液重力置换实验研究 | 第24-39页 |
| 3.1 气液重力置换实验步骤 | 第24页 |
| 3.2 气液重力置换现象 | 第24-27页 |
| 3.2.1 气液分界面特征 | 第25-26页 |
| 3.2.2 缝内压力分析 | 第26-27页 |
| 3.3 裂缝钻开程度的影响 | 第27-31页 |
| 3.3.1 清水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 3.3.2 模拟现场钻井液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 3.4 井底压差的影响 | 第31-34页 |
| 3.4.1 清水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 3.4.2 模拟现场钻井液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 3.5 裂缝宽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 3.6 钻井液粘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气液重力置换数值模拟 | 第39-49页 |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第39-41页 |
| 4.1.1 CFD数值计算过程 | 第39-40页 |
| 4.1.2 FLUENT软件简介 | 第40页 |
| 4.1.3 前处理与后处理过程 | 第40-41页 |
| 4.2 气液重力置换模型与网格 | 第41-43页 |
| 4.2.1 物理模型 | 第41-42页 |
| 4.2.2 模型网格 | 第42页 |
| 4.2.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4.3 气液重力置换模拟结果 | 第43-48页 |
| 4.3.1 气液重力置换发生过程 | 第43-44页 |
| 4.3.2 气液重力置换影响因素 | 第44-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气液重力置换窗口及预防措施 | 第49-60页 |
| 5.1 气液重力置换发生条件 | 第49-50页 |
| 5.2 气液重力置换窗口 | 第50-55页 |
| 5.2.1 钻遇裂缝时重力置换窗口 | 第50-53页 |
| 5.2.2 钻遇溶洞时重力置换窗口 | 第53-55页 |
| 5.2.3 现场实例分析 | 第55页 |
| 5.3 气液重力置换的预防措施 | 第55-5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 6.1 结论 | 第60页 |
| 6.2 建议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