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

我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初步实施的效果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创新第18-19页
        1.4.2 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欧盟偿付能力监管系统的启示分析第20-25页
    2.1 欧盟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系统第20页
    2.2 欧盟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系统第20-22页
    2.3 欧盟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分析第22-25页
        2.3.1 可借鉴经验分析第22-23页
        2.3.2 本土化思考分析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保险行业现状及偿付能力监管系统分析第25-33页
    3.1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25-31页
        3.1.1 市场规模分析第25-27页
        3.1.2 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分析第27页
        3.1.3 保险资产配置与投资收益分析第27-29页
        3.1.4 保险监管法规分析第29-31页
    3.2 中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系统分析第31-33页
        3.2.1 中国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系统第31页
        3.2.2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系统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偿二代”初步实施的成效与不足分析第33-48页
    4.1 “偿二代”的实施成效分析第33-45页
        4.1.1 风险管理成效分析第33-36页
        4.1.2 市场风险成效分析第36-38页
        4.1.3 投资收益成效分析第38-41页
        4.1.4 资产配置成效分析第41-44页
        4.1.5 风险评级成效分析第44-45页
    4.2 “偿二代”的不足分析第45-48页
        4.2.1 再保险分析第45-46页
        4.2.2 偿付能力分析第46-48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偿二代”后期实施的政策建议第48-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8页
    5.2 政策建议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脐带缆液压传输特性等效装置设计研究
下一篇:涡轮式连续管钻井双向振动减阻工具设计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