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0-11页
        1.3.1 研究方法创新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创新第10-11页
    1.4 研究框架第11-12页
第2章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论概述第12-15页
    2.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释义第12-13页
        2.1.1 社会共治的内涵和外延第12页
        2.1.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涵义第12-13页
    2.2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出的背景第13页
    2.3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特点第13-15页
        2.3.1 政府主导第13页
        2.3.2 多方参与第13页
        2.3.3 注重预防第13-14页
        2.3.4 信息共享第14-15页
第3章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现状及问题第15-20页
    3.1 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第15-16页
        3.1.1 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缺乏法律依据第15-16页
        3.1.2 食品安全信息不畅通第16页
        3.1.3 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第16页
    3.2 政府监管不力第16-18页
        3.2.1 不同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第17页
        3.2.2 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不完善第17页
        3.2.3 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第17页
        3.2.4 政府部门信息披露滞后第17-18页
    3.3 行业协会自治不足第18-19页
    3.4 生产经营者缺乏自律第19-20页
第4章 国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考察与借鉴第20-26页
    4.1 美国法治化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第20-22页
        4.1.1 美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法律体系第20页
        4.1.2 美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法律特点第20-22页
    4.2 欧盟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法治情况第22-24页
        4.2.1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22页
        4.2.2 欧盟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体第22-24页
    4.3 日本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法治情况第24页
        4.3.1 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24页
        4.3.2 日本食品安全共治的特点第24页
    4.4 加拿大食品安全治理法治情况第24-26页
        4.4.1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25页
        4.4.2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特点第25-26页
第5章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法律路径第26-36页
    5.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主体的法律职责界定第26-31页
        5.1.1 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主导力量第26-27页
        5.1.2 行业协会自治——社会共治的中间力量第27-28页
        5.1.3 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共治的直接力量第28-29页
        5.1.4 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基础力量第29-31页
    5.2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相关法律制度第31-36页
        5.2.1 构建食品安全预防法律制度第31-33页
        5.2.2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第33页
        5.2.3 健全食品安全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第33-34页
        5.2.4 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法律制度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作者简历第39-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研究--以错误通缉为切入点
下一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法律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