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有关案件 | 第10-11页 |
1.3 案件引发的问题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6 创新和不足 | 第14-16页 |
2 通缉概述、错误通缉所侵害的权利及相关国家赔偿问题 | 第16-28页 |
2.1 通缉的涵义 | 第16-17页 |
2.2 几种比较常见的错误通缉的情形 | 第17-18页 |
2.3 错误通缉所侵害的公民权利 | 第18-23页 |
2.3.1 隐私权层面 | 第18-20页 |
2.3.2 名誉权层面 | 第20-21页 |
2.3.3 人身自由层面 | 第21-23页 |
2.4 通缉等国家公权力行为造成精神损害均应予以国家赔偿的理由 | 第23-28页 |
2.4.1 宪法精神层面 | 第23-25页 |
2.4.2 司法实践层面 | 第25页 |
2.4.3 经济基础层面 | 第25-26页 |
2.4.4 社会认识层面 | 第26-28页 |
3 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域外考察与分析 | 第28-39页 |
3.1 在大陆法系的国家(地区) | 第28-33页 |
3.1.1 德国 | 第29-30页 |
3.1.2 法国 | 第30-32页 |
3.1.3 日本 | 第32-33页 |
3.2 在英美法系的国家 | 第33-37页 |
3.2.1 英国 | 第34-35页 |
3.2.2 美国 | 第35-37页 |
3.3 总结 | 第37-39页 |
4 目前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39-44页 |
4.1 纳入精神损害国家赔偿范围的权利种类有限 | 第39-40页 |
4.2 对“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苛刻 | 第40-41页 |
4.3 非财产责任方式适用不规范、不系统 | 第41-44页 |
5 完善精神损害国家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44-53页 |
5.1 适当扩大精神损害国家赔偿范围 | 第44-48页 |
5.2 允许在国家赔偿中参照适用民事法律规定 | 第48-50页 |
5.3 规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的适用 | 第50-53页 |
6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