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3 总体评价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全域旅游 | 第19页 |
2.1.2 乡村旅游 | 第19页 |
2.1.3 政府作用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1 市场失灵的理论 | 第20页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页 |
2.2.3 服务政府理论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沂源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 第22-30页 |
3.1 乡村旅游现状调查情况 | 第22-27页 |
3.1.1 问卷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1.2 沂源县乡村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27页 |
3.2 沂源县的乡村旅游资源 | 第27页 |
3.3 全域旅游背景下沂源县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措施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沂源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第30-42页 |
4.1 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 | 第30页 |
4.2 沂源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第30-35页 |
4.2.1 制定政策方面 | 第30-32页 |
4.2.2 规划引导方面 | 第32-33页 |
4.2.3 发展环境方面 | 第33-34页 |
4.2.4 资金引导方面 | 第34-35页 |
4.3 全域旅游背景下沂源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4.3.1 政府缺乏对旅游产品设计的引导 | 第35-36页 |
4.3.2 配套服务不到位,旅游承载能力较弱 | 第36页 |
4.3.3 旅游招商引资不足,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大 | 第36-37页 |
4.3.4 宣传推介不到位 | 第37-38页 |
4.3.5 政府对旅游人才政策不够完善 | 第38-39页 |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4.4.1 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认识不到位 | 第39页 |
4.4.2 管理力度不强 | 第39-40页 |
4.4.3 缺乏科学有效的整体规划指导 | 第40页 |
4.4.4 政府协调作用未妥善发挥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及启示 | 第42-46页 |
5.1 国内经验及启示 | 第42-44页 |
5.1.1 婺源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2-43页 |
5.1.2 安吉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3-44页 |
5.2 国外经验及启示 | 第44-45页 |
5.2.1 法国普罗旺斯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4-45页 |
5.2.2 日本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加强政府作用促进沂源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 | 第46-55页 |
6.1 转变政府职能 | 第46-47页 |
6.2 拓宽融资渠道 | 第47-48页 |
6.3 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 | 第48-49页 |
6.4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 第49-51页 |
6.5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 第51-53页 |
6.6 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5页 |
7.2 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7.2.1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