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混沌密码学和图像加密概况 | 第9-18页 |
1.1 混沌理论 | 第9-11页 |
1.1.1 混沌的起源和发展 | 第9-10页 |
1.1.2 混沌的定义 | 第10-11页 |
1.1.3 混沌的特性 | 第11页 |
1.2 混沌密码学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混沌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2.2 混沌密码学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3 混沌密码学的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1.3 图像加密技术 | 第14-17页 |
1.3.1 图像的特征 | 第14-15页 |
1.3.2 混沌图像加密算法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介绍 | 第17-18页 |
2 基于多重混合Hash函数与循环移位的图像加密算法 | 第18-33页 |
2.1 Baptista系统与混沌系统 | 第18-19页 |
2.2 加密和解密算法 | 第19-23页 |
2.2.1 生成初始值与控制参数 | 第19-20页 |
2.2.2 加密算法 | 第20-22页 |
2.2.3 解密算法 | 第22-2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3-24页 |
2.4 安全分析 | 第24-32页 |
2.4.1 密钥分析 | 第24-25页 |
2.4.2 统计分析 | 第25-29页 |
2.4.3 抵抗差分攻击分析 | 第29-30页 |
2.4.4 鲁棒性分析 | 第30-31页 |
2.4.5 速度分析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3 基于约瑟夫遍历与混合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 | 第33-51页 |
3.1 约瑟夫遍历与混沌系统 | 第33-34页 |
3.1.1 约瑟夫遍历 | 第33-34页 |
3.1.2 混沌系统 | 第34页 |
3.2 算法描述 | 第34-38页 |
3.2.1 一种新的生成初始值的方法 | 第34-35页 |
3.2.2 加密算法 | 第35-3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3.4 安全与性能分析 | 第40-50页 |
3.4.1 密钥空间分析 | 第40页 |
3.4.2 直方图分析 | 第40-41页 |
3.4.3 相邻像素相关性 | 第41-43页 |
3.4.4 差分攻击 | 第43页 |
3.4.5 信息熵 | 第43-44页 |
3.4.6 已知和选择明文攻击 | 第44-45页 |
3.4.7 阻断攻击 | 第45-47页 |
3.4.8 抵御噪声攻击分析 | 第47-48页 |
3.4.9 密钥和明文敏感性分析 | 第48-49页 |
3.4.10 计算与复杂度分析 | 第49页 |
3.4.11 与其他算法对比 | 第49-50页 |
3.5 小结 | 第50-51页 |
4 基于像素级和DNA级的一次一密混沌图像加密算法 | 第51-70页 |
4.1 相关技术介绍 | 第51-55页 |
4.1.1 CML | 第51页 |
4.1.2 哈希函数SHA-256 | 第51-52页 |
4.1.3 DNA编码与解码 | 第52-53页 |
4.1.4 DNA加法、减法与异或运算 | 第53-54页 |
4.1.5 DNA互补规则 | 第54页 |
4.1.6 汉明距离 | 第54-55页 |
4.2 算法描述 | 第55-59页 |
4.2.1 生成密钥 | 第55页 |
4.2.2 像素级加密算法 | 第55-56页 |
4.2.3 DNA级加密算法 | 第56-59页 |
4.3 图像解密算法 | 第59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4.5 性能与安全性分析 | 第61-68页 |
4.5.1 密钥空间 | 第61页 |
4.5.2 密钥与明文敏感性分析 | 第61-62页 |
4.5.3 直方图分析 | 第62-64页 |
4.5.4 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4.5.5 信息熵分析 | 第65-66页 |
4.5.6 差分攻击 | 第66页 |
4.5.7 鲁棒性分析 | 第66-68页 |
4.5.8 计算与复杂度分析 | 第68页 |
4.6 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