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 第13-18页 |
·工法简介 | 第13-14页 |
·移动模架工法的发展 | 第14-18页 |
·移动模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移动模架工法的若干主要技术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大跨径移动模架结构及工艺研究 | 第22-69页 |
·概述 | 第22-23页 |
·工程背景 | 第23-27页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标准跨径62.5m箱梁结构构造 | 第24-25页 |
·施工方法 | 第25-27页 |
·MSS62.5M移动模架构造研究 | 第27-41页 |
·设计指标确定 | 第28-29页 |
·MSS62.5移动模架结构总成 | 第29-31页 |
·MSS62.5移动模架支架系统 | 第31-37页 |
·横梁吊杆系统 | 第37-38页 |
·支撑系统 | 第38-40页 |
·模板系统结构 | 第40-41页 |
·MSS62.5M移动模架受力研究 | 第41-53页 |
·移动模架承受荷载分析 | 第41-42页 |
·移动模架工作状况分析 | 第42-43页 |
·移动模架主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 第43-49页 |
·鼻梁强度及刚度分析 | 第49-50页 |
·横梁吊杆系统强度与刚度分析 | 第50-51页 |
·支腿结构强度与刚度计算 | 第51-53页 |
·分析计算结论 | 第53页 |
·MSS62.5M移动模架工艺设计 | 第53-68页 |
·MSS62.5安装 | 第53-58页 |
·MSS62.5纵移 | 第58-61页 |
·MSS62.5横移 | 第61-66页 |
·MSS62.5拆除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大跨径移动模架施工用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及控制研究 | 第69-96页 |
·概述 | 第69-70页 |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70-78页 |
·配合比设计指标与思路 | 第70-71页 |
·配合比分析设计 | 第71-77页 |
·最优配合比确定 | 第77-78页 |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第78-86页 |
·平板开裂试验 | 第78-80页 |
·温度-应力开裂试验 | 第80-85页 |
·抗裂机理分析 | 第85-86页 |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薄壁箱梁温变性能仿真分析 | 第86-94页 |
·现场测温试验 | 第86-87页 |
·温度场模拟分析 | 第87-92页 |
·温度应力场模拟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四章 大跨移动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研究 | 第96-114页 |
·概述 | 第96-97页 |
·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分析 | 第97-107页 |
·研究对象 | 第97-98页 |
·结构模拟 | 第98-101页 |
·数值分析模型 | 第101-106页 |
·数值分析成果及对比分析 | 第106-107页 |
·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参数分析 | 第107-113页 |
·模架刚度 | 第107-109页 |
·纵向钢筋配筋率 | 第109-112页 |
·横向钢筋配筋率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五章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大跨径箱梁应用研究 | 第114-130页 |
·概述 | 第114-115页 |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方法 | 第115-118页 |
·"分段施工"方法的提出 | 第115-116页 |
·分段施工步骤 | 第116-118页 |
·分段施工方法特点分析 | 第118页 |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研究 | 第118-124页 |
·箱梁构造分析 | 第118-120页 |
·预应力构造分析 | 第120-124页 |
·MSS62.5移动模架分段施工80M跨桥梁的安全验算 | 第124-129页 |
·分段施工工况分析 | 第124-125页 |
·分析模型 | 第125-126页 |
·分析成果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结论 | 第130-131页 |
·展望 | 第131-133页 |
附录 | 第133-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