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系统水热能量变化规律及传递机制研究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1 引言第18-32页
    1.1 立题依据第1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0-29页
        1.3.1 土壤冻融物理过程第20-24页
        1.3.2 冻融土壤水热互作效应研究第24-25页
        1.3.3 冻融土壤与外环境的能量平衡效应第25-26页
        1.3.4 冻融土壤水热过程模拟与预测第26-28页
        1.3.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8-29页
    1.4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1 冻融土壤水热变异规律及敏感性因子识别第29页
        1.4.2 冻融土壤能量收支过程及响应机理探究第29页
        1.4.3 冻融土壤水热复杂性评价及响应关系研究第29页
        1.4.4 冻融土壤水热过程动态模拟第29-30页
    1.5 技术路线第30-32页
2 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案设计第32-3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2-35页
        2.1.1 地形地貌第32-33页
        2.1.2 研究区域气象条件第33-35页
        2.1.3 土壤条件第35页
    2.2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第35-36页
    2.3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36-39页
        2.3.1 土壤基本物理指标测定第36-37页
        2.3.2 冻融期土壤水热监测第37页
        2.3.3 冻融期土壤冻深监测第37-38页
        2.3.4 试验区气象数据观测第38-39页
3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系统相关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第39-48页
    3.1 大气环境系统组成及热量传递机理第39-42页
        3.1.1 大气环境系统第39-40页
        3.1.2 大气环境热量传递机理第40-42页
    3.2 雪被水文过程及特性变异机理第42-43页
        3.2.1 积雪水文学第42页
        3.2.2 积雪特性变异机理第42-43页
    3.3 土壤水热动态变化过程第43-45页
        3.3.1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热平衡过程第43-44页
        3.3.2 土壤水文动态过程第44-45页
    3.4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互馈机制关系第45-48页
        3.4.1 大气-积雪关联响应关系第46页
        3.4.2 积雪-土壤协同效应关系第46-47页
        3.4.3 大气-土壤互作驱动关系第47-48页
4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系统土壤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第48-71页
    4.1 积雪水热变异响应特征分析第48-52页
        4.1.1 气象因子日均变化规律第48-49页
        4.1.2 积雪温度变异特征第49-50页
        4.1.3 积雪含水率变异特征第50-52页
    4.2 土壤冻结过程差异性分析第52-55页
        4.2.1 土壤冻结时段划分第52页
        4.2.2 土壤冻结速率差异第52-53页
        4.2.3 土壤冻深对负积温的响应第53-55页
    4.3 土壤冻结过程水热变异特征第55-65页
        4.3.1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第55-57页
        4.3.2 土壤温度空间变异特征第57-60页
        4.3.3 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第60-63页
        4.3.4 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特征第63-65页
    4.4 覆被-土壤水热变异敏感性因子识别第65-70页
        4.4.1 灰色关联方法介绍第65-67页
        4.4.2 积雪水热变异环境因子响应研究第67-68页
        4.4.3 土壤水热变异环境因子响应研究第68-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系统土壤能量传递效应及响应机理研究第71-96页
    5.1 土壤热量传递计算方法第71-73页
        5.1.1 冻融土壤能量传递概述第71-72页
        5.1.2 冻融土壤能量计算理论方法第72-73页
    5.2 土壤热量时空分布特征第73-84页
        5.2.1 土壤能量结构特征第73-75页
        5.2.2 土壤能量收支平衡特征第75-80页
        5.2.3 土壤热量双向传递特征分析第80-84页
    5.3 土壤热量变异周期性识别第84-89页
        5.3.1 土壤能量周期监测方法第84-85页
        5.3.2 土壤能量变化趋势第85-87页
        5.3.3 土壤能量周期性识别第87-89页
    5.4 土壤热量传递响应机理研究第89-94页
        5.4.1 土壤热量传递响应因子识别第89-90页
        5.4.2 土壤热量传回归方程构建第90-94页
        5.4.3 土壤热量传递响应关系分析第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6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系统土壤水热复杂性测度及水热响应关系第96-129页
    6.1 冻融土壤水热变异复杂性评价理论第96-100页
        6.1.1 小波变换理论第96-97页
        6.1.2 分形理论第97-99页
        6.1.3 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形理论第99-100页
    6.2 土壤温度复杂性变异特征第100-106页
        6.2.1 快速冻结期土壤水热复杂性评价第100-102页
        6.2.2 稳定冻结期土壤水热复杂性评价第102-104页
        6.2.3 融化期土壤水热复杂性评价第104-106页
    6.3 土壤水热活动临界层界定第106-110页
        6.3.1 土壤温度方差变异分析第106-107页
        6.3.2 土壤含水率方差变异分析第107-108页
        6.3.3 土壤水热活动分界层求解第108-110页
    6.4 冻融土壤水热响应关系第110-127页
        6.4.1 地表温度和土体温度的关系第110-114页
        6.4.2 环境湿度对水分迁移的影响第114-119页
        6.4.3 快速冻结期土壤水热响应效果第119-121页
        6.4.4 稳定冻结期土壤水热响应效果第121-124页
        6.4.5 融化期土壤水热响应效果第124-127页
    6.5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7 大气-覆被-冻融土壤水热动态过程模拟及差异性机理研究第129-154页
    7.1 基于CoupModel模型的土壤水热动态模拟第129-131页
        7.1.1 模型简介第129-130页
        7.1.2 模型所需参数第130-131页
    7.2 模型原理第131-135页
        7.2.1 土壤热量迁移过程第131-132页
        7.2.2 土壤水分迁移过程第132-133页
        7.2.3 土壤冻结过程第133-135页
        7.2.4 积雪过程第135页
    7.3 模型运行及参数率定第135-141页
        7.3.1 模型输入第135-136页
        7.3.2 参数估计第136-139页
        7.3.3 模型评估与检验第139页
        7.3.4 模型率定第139-141页
    7.4 土壤数水热动态过程模拟第141-153页
        7.4.1 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模拟第141-147页
        7.4.2 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土壤水分模拟第147-152页
        7.4.3 模拟效果差异性机理探索第152-153页
    7.5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54-157页
    8.1 结论第154-155页
    8.2 创新点第155页
    8.3 研究展望第155-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麦水杨酸合成途径及其应答赤霉菌侵染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高海拔寒区融冻坡面水动力特征与侵蚀过程研究